健康養身★醫療照護在地化 糖友用藥選擇更安心

醫療照護在地化 糖友用藥選擇更安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醫師,糖尿病藥這麼多種,我的狀況要吃哪種?」「胰島素好像對身體不好,可以不要打嗎?」許多患者對糖尿病用藥感到不了解,部分患者自行停藥、減少藥量,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引起併發症。開業診所醫師陳宏麟表示,由於每位患者病況不盡相同,現今治療趨勢提倡個人化治療,應在適當的時間點,選擇適當藥物,且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口服降血糖藥物,如肝腎功能不佳,或口服降血糖藥物已用到最大劑量,以及胰臟無法自行分泌胰島素等病人,建議注射胰島素。

口服降血糖藥物分為五大類,包括促進胰臟製造及分泌胰島素、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抑制碳水化合物在腸道的吸收、腸泌素加強藥物二肽基酶-4抑制劑,以及鈉-葡萄糖共同輸送器-2抑制劑,其中有三類屬於胰島素相關,使患者分泌胰島素的量增加或增加胰島素敏感度。陳宏麟醫師說明,通常患者診斷為糖尿病時,胰臟β細胞約有50%壞損;若只繼續使用藥物刺激胰臟,每年約有5至10%細胞會繼續壞損,因此若能讓胰島素適時介入治療,及早使用可讓胰臟休息,更能延緩退化速度、延長胰臟使用時間。

由於患者的疾病衛教觀念多半來自於醫護相關人員,若住家附近的診所就能夠提供完整周全可近的醫療團隊照護,比起前往大型醫療中心的奔波,診所就醫不但能夠省去不少時間,也可以獲得相對即時可近的照護。陳宏麟醫師強調,「治療品質國際化、照護在地化」,在糖尿病專業團隊的密切且完整照護下,患者可享有接近醫學中心的專業治療。陳宏麟醫師並成立病友團體,進行每月一次的病友會,將患者分成組長及小組員,互相提醒鼓勵,每月更有不同主題的衛教活動,不但看病經驗愉快,更可增進感情,許多患者都表示生活品質獲得提升。

目前全台有將近4成糖尿病患者在基層診所就診。陳宏麟醫師呼籲,為了國家整體糖尿病照護品質提升、期盼基層診所也能一起努力,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組成照護團隊,降低醫學中心和基層醫療的落差,一起為糖尿病患的治療而努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44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Emily是一個以世界為家的女畫家,畫風奔放熱情且充滿生命力,在法國有畫室,常在美國、歐洲及大陸舉辦畫展,但長年為牙疾所苦,很難享受美食,在畫展時也很難自信的微笑及解說作品,近期她覺得上顎牙齒搖晃得越加嚴重,有隨時崩盤的危機,下定決心接受治療。活動式假牙咀嚼力恢復有限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早上起來照鏡子發現臉上皺紋變多,看起來顯老了怎麼辦?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表示,皮膚鬆弛常見症狀如:眼瞼下垂、臉頰或嘴角下垂,頸部皮膚下垂或紋路增加(俗稱火雞脖子),手臂皮膚下垂(俗稱蝴蝶袖)、胸腹部、臀部下垂等。若想要改善肌膚鬆弛問題,首先需要判斷造成鬆弛的原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大部分疼痛都可藉由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緩解,但在手術後或癌症末期,身體處於長時間巨大疼痛,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就幾乎沒有效果,需要用到鴉片類止痛藥,才能降低疼痛維持生活品質,但缺點就是容易有副作用。最近衛福部國衛院開發出新鴉片受體/痛敏肽受體雙效促效劑,增強藥效也降低副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年約50歲男性平常有抽菸習慣,偶爾會咳嗽,他總認為是抽菸造成,不以為意,直到有一次,他不只咳嗽,甚至還咳血,但因為沒發燒,他沒放在心上,拖延兩星期後,他突然呼吸非常喘,只好到醫院急診,醫師檢查發現他感染肺炎,且嚴重到肺已經開了洞,引發呼吸衰竭,醫師趕緊插管救治,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