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療在地化 積極搶救漸凍人

醫療在地化 積極搶救漸凍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歲的陳媽媽近半年來,陸續出現吞嚥困難、構音障礙和手腳肌肉不自主跳動的狀況。她到附近大小醫院看診,都找不到正確的治療方法,最後到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求診,被診斷為漸凍人。由於漸凍人肌肉會日漸萎縮,通常罹病1到2年就造成四肢癱瘓、呼吸衰竭,因此該院緊急申請孤兒藥,無縫接軌進行治療,希望能提高治癒率。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莊毓民表示,漸凍人是運動神經元疾病,發生的機率為萬分之一,為一種罕見疾病中的可怕退化性疾病,多好發於中老年人。症狀是肌肉會逐漸萎縮,意識清楚卻無法完整表達,到後來連步行和自我照顧都會出現困難,通常罹病1到2年就會演變為呼吸衰竭和四肢癱瘓。

過去區域醫院會將罕見疾病轉介至醫學中心,但對於像是漸凍人等必須爭取時效性的疾病,提早一天服藥就能增加多一絲治療機會。莊毓民回憶,陳媽媽的家屬一開始也不放心,認為病患應該轉至醫學中心就醫,但後來感受到醫療團隊的積極治療態度,並考慮在地醫院能就近治療和照護,提高方便性,因此將病患留在臺北醫院治療。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醫療團隊以特急件,向健保署申請緊急採購目前唯一核准使用的孤兒藥,希望能無縫接軌阻斷疾病進展。該院施玲娜代理院長呼籲,平時應該多多關心家人健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及早使用特效藥,可望有效減緩疾病的嚴重度。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9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季節來到夏季,氣溫一直居高不下,疫情宅在家真的「悶」壞了!只能在按下冷氣遙控器「運轉」鍵的那一刻,才能感受到透清爽。但國內疫情3級警戒以來,重創國內經濟,「疫情改寫生活」連帶波及人民生計,「薪情」大受影響,僅管政府推出「紓困」方案,不過很多人看得到卻申請不到。前陣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8歲病患,8年前曾發生B型主動脈剝離,經血壓控制藥物治療後順利出院,持續門診追蹤。但他抽菸習慣未改,又不肯規律服藥,致血壓控制不佳,某日發燒不舒服懷疑感染,自行去藥房購買抗生素服用,凌晨突發劇烈撕裂性胸痛才緊急送醫,竟是慢性B型主動脈剝離進展為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小心骨折了,這時候除了正確的固定、儘早的復位與適當的復健之外,到底骨折後應該怎麼吃、吃什麼才對?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骨科醫師李佳龍肯定地說:「骨折病患的飲食,最好的原則就是『均衡飲食』。」避免骨質流失 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李佳龍醫師強調,「骨骼的組成分除了鈣質,還有磷、鎂與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林婆婆85歲,常常被膝蓋疼痛困擾多年。主訴為起身蹲下困難,且站著刷牙膝蓋會無力且框啷框啷響,於多處診所就醫及復健治療皆無效,經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後期合併股骨髕骨外翻,建議手術治療。家屬擔心置換人工關節風險過高,因此希望能夠以最低風險的方式緩解其症狀;經過討論後選擇膝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