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體捐贈觀念不夠普及的情形下,醫學院或研究機構需要人體做解剖研究,「教材」短缺一直是個問題,我們常可在電視電影中看到像達文西這類古人,得跟一些鬼鬼祟祟的人買屍體回來研究,但現代社會有管理、有法律,這個問題目前可以依靠科技來解決。澳州蒙納許大學 (Monash University) 推出了一套「3D 列印解剖系列」,提供各種栩栩如生的人體各部位供解剖教學之用,當然,都是列印出來的。
這套系統主要針對一些比較常用到的部份,比方四肢、胸腔、腹腔、頭與頸部。說栩栩如生是因為透過彩色的 3D 列印,成品跟真的人體組織非常近似(上圖左),但真正取自人體的組織,因為長期浸泡福馬林(上圖右),反而看起來假假的。更重要的是,為了做好防腐,大體往往要浸泡在福馬林一年,讓人體內部也浸到透才行,可是經過這樣的過程,人體組織的外觀與特性早已跟活著的時候大不相同,倒是 3D 列印的大體,反而可能因為列印材料用得好,還比較接近真人,比方說皮膚的柔軟度等。
「幾世紀以來醫學教育體系都用真人屍體進行解剖教學,因此也就會面臨一些很常見的問題,例如屍體不足、保存費用過高等。」該校人類解剖教育中心主任 Paul McMenamin 教授接著說「沒有實物可看,對學生來說是很大的學習障礙,但現在有這套系統,一切將會有巨大不同。」
系統中的 3D 模型都是先從實體電腦斷層掃瞄獲得的資料建置而成,並製作成可以 3D 列印出來的版本。這套系統預計今年之內就可正式上市。
(圖片來源:Monash University)
延伸閱讀
相關資訊
- 3D-printed cadavers revolutionise anatomical education
- 3D printed anatomy to mark a new era for medical training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