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酒後不要泡澡,應立刻喝運動飲料|核果文化

酒後不要泡澡,應立刻喝運動飲料

 

話說回來,保養身體時我們最應該注重哪一點?我認為最應該注重的,就是「睡眠」。

睡眠可一次消除平時累積的疲勞,對我們而言是最珍貴的時間。睡眠時,體內會加速新陳代謝,促進消化、吸收並做好排泄的準備。同時修護白天的傷害,恢復精力充沛的身體狀態。睡眠不只能消除身體疲勞,也能補充大腦活力。有些讀者可能有失眠問題,不過,即使無法進入深層睡眠,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只要躺在床上閉目養神,也能增加大腦的血液循環,幫助消除疲勞。

此外,許多上班族在喝酒之後很難睡得好,接下來我將告訴各位解決方法。相信各位平常有許多機會聚餐,或是為了宣洩工作壓力而喝酒,不過,因為明天還要上班,所以不希望第二天宿醉。即使喝醉了,也希望第二天早上起床時神清氣爽。

▲▲應酬喝酒後,喝運動飲料和水最好

遇到交際應酬的場合時,不妨喝酒後多喝一些水,安靜地躺在床上,促進肝臟的血液循環。

肝臟是分解酒精的器官,只要肝臟有足夠的血液流通,就能促進解酒功能。當人躺下來時,肝臟的血流量比站著時多三成左右。此外,肝臟在分解酒精時,需要消耗糖分,因此每次只要我一喝多,在回家的路上,一定會順道去便利商店,購買含糖運動飲料來喝。而且不是回家再喝,買來就要立刻喝完。

建議最好購買常溫的含糖運動飲料,冰過的飲料會刺激胃部,導致身體冰冷。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飲料具有利尿作用,會加速體內水分流失,因此酒後千萬不要喝這類飲品。

 

▲早起淋浴,可以消除宿醉

另一方面,有些人酒後習慣泡熱水澡,或是洗三溫暖,等酒退後再入睡。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我只要一喝多,絕對不會泡澡。夏季容易出汗,頂多以溫水淋浴,如果當天沒流汗,我會直接上床睡覺。

人一天不洗澡不會死(笑),不過,要是第二天因為宿醉影響工作表現,這個結果比較令人害怕。喝酒應酬的日子早點上床睡覺,第二天早點起床淋浴,就能消除宿醉,精神百倍。

酒後最好不要洗澡的真正原因是,當身體變暖時,全身的血流量就會增加,肝臟的血液循環就會變差。再加上酒後身體會處於輕微脫水狀態,泡熱水澡會促進排汗,導致脫水狀態更嚴重。容我再次強調,酒後請務必「增加肝臟的血流量」。

 

本文摘自《醫學博士才知道的驚人工作分配術:工作順序,決定你的下班時間|核果文化》一書P174-176

 

酒後不要泡澡,應立刻喝運動飲料|核果文化

同時有10件緊急工作,先做哪一項?
優先工作的判斷標準:緊急、重要、耗費心力。
該擺第一的工作,不是最花時間,而是難度最高!

▲「例行工作」、「重點工作」、「突發工作」!全部得做好,而且要「零失誤」!

  外科醫生的忙碌生活,我們只能從影集中窺見一二,特別是外科醫生,常常會碰到緊急開刀的病例,就算已經排定手術行程,還是會遇到急診病患需要動緊急手術的狀況,每天都生活在緊張高壓的情緒裡。換句話說,在執行多工處理的過程中,醫生們需要隨時變動優先順序,病患的重要度與緊急度也隨時在變。重點是,救死扶傷的工作不容許錯誤或失敗。同時,醫療工作需要團隊合作,醫生光有高超技術沒有任何意義。

   把病患和手術替換成一班上班族的工作,你是否常常遇到這樣的狀況:○1手上有很多工作同時進行,必須發揮多工處理的效能;○2無法決定先後順序,就算決定了也會被迫變更;○3所有案子都是「緊急」且「重要」,不知該如何安排……而且,○4每天生活忙碌不堪,無法消除疲勞感,身心極度疲憊。

  作者裴英洙身兼「醫師、經營者、顧問」三重身分,他在擔任外科醫生時,每天都要做10個以上「緊急又重要」的決定,還得同時處理突發狀況;之後他轉任病理師,每一件病例判斷都有「不能出錯」的壓力。在他研修經營顧問課程時,發現在醫療第一線或醫生執業時獲得的知識,以及擔任病理醫生時,判斷重大疾病的經驗,可以充分活用在商業界發生的「問題」上。

  在面對每天的「例行工作」,和排定的「重點工作」,甚至常常會無預警出現的「突發工作」,一個人的資源和集中力有限,如何分配有限資源?如何避免浪費心力?如何有效做決定並確實執行?將是決定工作是否能夠在時間內完成(不用加班)、以及是否能將失誤率降到最低(高效率)的重點考量。

 

【采實文化出版集團《官網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中一名34歲的黃姓少婦日前生下第一胎,坐月子期間因時常聽婆婆嘮叨孫子太瘦、餵養不力,以致少婦壓力過大、身心俱疲,聽到孩子的哭聲就忍不住要發狂,甚至伸手掐住大哭的寶寶,所幸在丈夫陪同下至光田綜合醫院就診,確診為產後憂鬱症,目前正服藥控制。光田綜合醫院身心科楊淑如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台南市衛生局統計顯示,10年自殺死亡人數有298人,其中跳樓自殺死亡者有24人,占自殺方式第5位,且跳樓自殺未遂的人數更有123位;有鑑於此,該局為了能推廣社區守望相助,成為珍愛生命的守門人,特地舉辦守門人關懷技巧培訓課程,讓民眾都能成為幫助當事人度過難關的守門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銀髮族越來越多,而有長壽病之稱的前列腺肥大的病人,也就相形增加,病人不只是會找西醫診治,有很多年長者則是偏好找中醫來調理;中醫師提醒,前列腺肥大需要長期調養,除了服用中藥外,也不可吃生冷瓜果,才能使病症獲得控制。前列腺肥大病人平常會有頻尿、夜尿和急尿的困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想減重卻沒動力?為了鼓勵民眾減重顧健康,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推出全民減重獎勵活動!只要年齡滿6-64歲、且BMI≧20kg/m2的台北市民即可報名參加!並在4月20日前上網報名,便有機會拿到價值新台幣1000-1萬元的商品提貨券和摺疊腳踏車等精美獎品。截至103年4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