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都2歲半了為什麼還不說話?!8指標判斷,是否「語言遲緩」

都2歲半了為什麼還不說話?!8指標判斷,是否「語言遲緩」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孩子一開始學說話,發音不標準,一開始認為有「臭奶呆」,在18個月大之後,會開始模仿聲音,像是學動物的叫聲和常聽見的汽車喇叭聲,此時幼兒已經會簡單地向家人表達需求了,2歲時幼兒開始鸚鵡式的仿說,約2歲半時逐漸減少仿說開始與人真正的對話,接著進入語言爆炸期,開始模仿大量的字彙卻不熟悉運用。

7歲前不流暢 都可接受

孩子在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時,就有可能會出現生理性的口吃,這時候只要耐心等待孩子說完不要催促與矯正,孩子在7歲之前說話不流暢都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語言發展遲緩 8個指標參考

什麼情況下要懷疑孩子的語言發展可能遲緩,新營醫院語言治療師吳金燕表示,雖然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快慢並不相同,但還是有重要的8個指標可以參考:

1)    當嬰兒時期太過安靜或對大的聲音缺乏反應。

2)    2歲還完全沒有語彙出現,或是還不會說話。

3)    3歲沒有任何句子。

4)    3歲以後說話大部份含糊不清難以理解。

5)    5歲以後句子結構仍有明顯錯誤。

6)    5歲以後仍不能流利說話。

7)    5歲以後有構音異常的現象,包含說話聲音單調平直、音量太大或太小或音質太差,說話有明顯的鼻音過重或鼻音缺乏。

8)    年齡越長說的話愈少且不清晰,都應盡快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協助,做詳細的語言發展評估。

過份保護溺愛 幼兒不習慣說話

語言遲緩的高危險群,包含聽損兒、自閉症兒童,以及父母不常與幼兒互動,或者過分保護與溺愛,主導孩子的一切,沒有讓幼兒學習用語言表達需求的機會,很容易使得幼兒不習慣說話,長久下來逐漸喪失語言能力,說話聲變得越來越小、模糊。

發音器官異常、專注力差

幫助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首先要除去妨礙語言發展的因素,像是聽力問題、發音器官異常、專注力差、情緒不穩定等因素,均會影響兒童的語言發展,當一切可能影響語言發展的阻礙去除之後,需給予大量的環境刺激和認知學習。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今年的流感疫情堪稱十年來最嚴重,A型流感病毒與B型流感病毒更是輪流肆虐,造成一波接一波的流行。許多民眾以為,流感疾病只要得過一次,今年就可免疫,但事實不然。一名醫護人員在今年二月初罹患A型流感,服用抗病毒藥物病情才剛趨緩,結果不到兩週又再次發高燒,經醫師確診為B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採訪報導)今年幾波超級寒流影響下,再加上年假時間長,身體在不知不覺中累積了一圈圈贅肉,實在擔心在夏天無法一展好身材。但不只是即將面對的夏天,減重對於女生來說好像是一年四季都必須面對的課題。統整目前網路常見的錯誤減重方法,不外乎都是節食、只吃單一食品或是標榜低卡、低熱量的食物,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0歲謝先生,血便3天,到埔心鄉彰化醫院腸胃科門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有一處扁平瘜肉以及一處惡性腫瘤,即時安排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扁平瘜肉,跟外科腹腔鏡手術,將惡性腫瘤全切除,目前只需門診追蹤。 衛福部彰化醫院腸胃科楊智超醫師說,個案血便3天,安排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王伯伯早上出門到公園去運動,不小心滑了一跤,覺得左邊的髖部劇痛、腫脹,無法站立,而且左腳比右腳來的短。趕緊送至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醫師診斷後,發現是左側大轉子骨折,轉至骨科,經骨科醫師開刀固定,術後恢復良好,幾個星期後王伯伯又可以跟著朋友們一起去運動了。 骨鬆+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