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藥物過敏 痛風之友協會免費基因檢測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一名患有痛風的劉姓男子,經過醫師詳細說明,並接受基因檢測後,確認體質不會出現過敏反應或藥物副作用,開始服藥治療,已有效清除痛風石,至今2年都未復發。中華民國痛風之友協會首席顧問暨台北宏恩醫院痛風治療中心主任陳峙仰表示,目前臨床上多使用一線抑制尿酸形成藥物,可降低尿酸濃度和減少痛風發作機率,但有少數患者可能產生嚴重過敏現象。台灣團隊研究發現,若患者帶有特定基因(HLA-B*5801),可能產生嚴重過敏現象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幾百倍。

但若痛風患者於用藥前進行基因檢測,可將此風險降低百倍。目前,包括美國、及台灣的風濕病醫學會,皆強烈建議用藥前應進行基因檢測。現在,中華民國痛風之友協會提供免費基因檢測的機會,痛風患者可至http://goutfriend.blogspot.tw/2014/03/register.html登錄報名。

陳峙仰說明,造成痛風的主因是尿酸過高,而導致尿酸升高的因素除了高普林的飲食,如海鮮、內臟、不正確的保健食品等,還包含遺傳以及代謝症候群,其實飲食造成的高尿酸血症僅佔了20%,主因還是在遺傳,若三等親內有人罹患痛風,則罹病機率為常人10倍以上,而肥胖者罹病機率為常人5倍。

尿酸過高若未妥善治療,容易使尿酸隨血液跑到全身,造成腎功能衰竭、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甚至尿酸形成結晶導致痛風。治療急性發作多半使用止痛劑、類固醇或秋水仙素;陳峙仰說明,針對高尿酸血症,會請患者優先減重及改善飲食,若為遺傳性或有痛風石發生時,才需開始長期藥物治療。

陳峙仰也提醒,家族有痛風病史者為高危險群,需妥善控制體重及飲食,避免海鮮、內臟類及火鍋高湯;若已在服藥者,也需遵循醫囑並長期追蹤,1~3個月需回診一次,若定期服藥1至2年搭配妥善的健康管理,就有可能調降藥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179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表示,「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第2輪共計約94.1萬人已完成預約接種,將自明(16)日起開始施打,請民眾攜帶健保卡,如為第2劑接種者,亦請攜帶接種紀錄卡,於預約時間準時至預約地點接種疫苗。 如民眾錯過預約時段,可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東京奧運將在7月23日開啟,行政院政委唐鳳感謝日本3度捐贈牛津AZ疫苗,將親自前往日本,所有中華台北團員出發前,都要有3次PCR陰性證明,回國後完成2劑疫苗接種者,可14天加強版居家檢疫。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奧運團選手與隨行人員已有90%,完整接種2劑新冠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少見缺席下午記者會,今(15)日下午前往桃園機場迎接3批來台灣新冠疫苗,分別為日本贈台97萬劑與56萬自購泰國輸台牛津AZ疫苗,及36萬劑自購由盧森堡生產的莫德納疫苗。 陳時中在桃園機場公開說,日本贈與台灣3批牛津AZ疫苗,總共有33...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根據《LIFE生活網》報導,上任滿2個月的華視新聞台台長陳雅琳首次接受平面與網路媒體聯訪,被問及新聞台因應疫情的措施,台長陳雅琳表示公司特別安排了3個新聞辦公室,員工彼此錯開工作以備疫情不時之需,她說:「為了防疫安全,有的同事我都還沒有見過,都會透過晚上下班的時間去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