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遠離癌症,原來只需要注意七個生活小細節!

遠離癌症,原來只需要注意七個生活小細節

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壞習慣,有些習慣卻會慢慢的影響健康,不得不重視。盤點7個不起眼的壞習慣,小心這些壞習慣可能會招來癌症!

  1、零食狂。

  後果:飲食過量。

  解決方法:少吃薯條、曲奇、餅乾等零食,它們的營養低,飽腹感也低。可以允許自己每天吃兩次零食,每次的熱量控制在100—300卡路里。建議選擇一些“真食物”,比如一把堅果、小胡蘿蔔或是撒有麥片的酸奶。

  2、進食不專心。

  後果:邊看電視或邊上網邊吃,會不自覺吃得更多。研究表明,如果邊看電視邊吃,會多吃20%—60%。

  解決辦法:只在完全專注時才吃。如果想休閒時吃些零食,就得預先定量。儘量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比如蔬菜切片、米餅和全穀物麥片。

  3、用吃來發洩情緒。

  後果:或許當時能舒緩情緒,但是以吃來對付恐懼和挫敗,只會導致壞情緒的惡性循環和體重增加。

  解決辦法:打開食品櫃之前先停下來想想,是什麼讓你煩惱。試着散散步、看場電影、給朋友打電話,如果這些都不管用,可以吃一些全穀物食品,能獲得更多的膳食纖維。

  4、總在週末放縱自己。

  後果:很多人平時都吃得很節制,但是週末卻前功盡棄。而美國國家體重控制處的資料表明,能一直堅持控制飲食的人,即使食譜並不完美,比起在週末飲食失控的人,更能持續減肥不反彈。

  解決方法:聚餐前先小吃一餐。而主動擔當司機的責任可以避免喝酒。此外,從週一到週五不要太嚴格地限制自己,否則週末必然就成了你放縱的時間。

  5、愛吃罐頭食品、包裝食品。

  後果:這些食品很可能是脂肪、糖、鹽的隱形來源。即使一罐低脂肪的湯裡所含的鹽就比一個人半天所需的量還多。

  解決方法:對比標籤找出最健康的食品,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鹽分少、全穀物的食物或蔬菜。還可以選擇一塊水果或一杯酸奶當作餐後甜點。

  6、吃飯太快。

  後果:不但可能導致胃腸脹氣和消化不良,還會讓你吃得過多。

  解決方法:吃的時候不時歇一歇,也可以喝一點水。

  7、愛吃甜食。

  後果:糖果只能帶來純能量,卻幾乎沒有任何營養。這會讓人變得既肥胖又營養不良。

  解決方法:找些健康的糖果替代品。比如水果、酸奶、葡萄乾等。

相關推薦

部立桃園醫院短短一周就爆出5名本土個案,指揮中心昨日宣布成立「前進指揮所」,各大醫院也將與染疫醫院一同努力撐過疫情。除此之外,位於桃園聖保祿醫院的急診室配備也升級,副院長賈蔚今日稍早出面說明,現在擔心沒有用,目前先把部桃收治的確診個案或是機場疑似有症狀的病患分散移到聖保祿,也會把相對不緊急的手術個案...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短短一周出現五名院內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了因應防疫更是成立了「前進指揮所」管制。而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施景中昨日晚間在臉書上貼出在部立桃園醫院工作的同仁照片,表示各大醫院已經要替染疫的醫院善後,一起互相扶持撐過這次的疫情,他最後也說,「不幫忙的,請起碼不要扯後腿」。施景中昨日在臉書...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爆發院內感染,短短一周已經有五名醫護人員確診,今天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包括派人員進駐成立「前進指揮所」,清空相關樓層,封層不封院,全院病患只出不進等六項因應措施,但指揮官陳時中針對確診速度變快,也坦言真的讓他很擔憂。門口醫護人員全副武裝戒備,連員工進入都得好幾道手續,但放眼望去,幾乎看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你家孩子在學校吃的校園午餐夠衛生嗎?答案可能令家長捏把冷汗。食藥署今(19)日公布聯合全國各地方衛生局執行109年度「校園午餐稽查專案」的結果,查核近2千家國中、小學自設廚房後,仍發現其中77家初查有不符GHP規定事項,有的門窗、排水溝等未有病媒防治措施,有的甚至是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