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過後莫忘冷卻​​

運動過後莫忘冷卻​​

有些從事健身運動的人認為運動後的冷卻是浪費時間或認為不必要,其實運動後的冷卻同運動前的熱身一樣重要,只是它們的目的不同。人體在運動之後,需要逐步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這一過程不僅達到消除鍛煉時的身心緊張,也是消除疲勞和加快恢復的重要環節。

運動之後為何要進行“冷卻”?從運動生物學的角度出發,劇烈的運動引起機體各系統的高度緊張,尤其神經肌肉系統、循環系統,以及骨骼肌供能方面,大量的血液運輸到骨骼肌,滿足肌肉運動的需要。這時如果突然停下來,血液很快回到心臟,引起骨骼肌代謝生成的廢物,如乳酸等不能及時排除,導致肌肉代謝廢物積累,引起肌肉酸疼等症狀。而進行適當的放鬆“冷卻”活動,可以加快骨骼肌代謝廢物的消除,同時給予骨骼肌提供氧氣和養料,有利於消除肌肉疲勞和加快機體的修復進程,及時的冷卻能減輕肌肉的延遲性酸疼現象。另外,適宜的運動後“冷卻”,可以讓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及肌肉、關節、韌帶等都能得到運動後的放鬆、循環系統及時恢復生理活動常態。從心理學角度看,運動刺激後的心情放鬆過程,對人的行為具有促進作用,而消極的心境也可能使原先感覺很有興趣的事情變得索然無味。

運動後的“冷卻”,能使人從運動到停止運動之間有一個緩衝、整理的過程。舒展的慢動作和正確的氣息運用可以使緊張的肌肉逐漸放鬆,過速的脈搏和升高的血壓逐漸降至正常,興奮的情緒逐漸恢復平靜。運動後的冷卻一般採用舒緩的運動,慢跑、伸展運動、有氧健身操,以及深呼吸等。對於專業運動員,一般持續10~15分鐘為宜,運動方式也以交替進行,如運動中以跑為主的運動,在放鬆時可以選擇跳或走的方式進行。運動後適量的水分和能源物質補充也有利於消除疲勞和加快恢復。對於運動愛好者,一般採用3~5分鐘放鬆運動為宜。

另外,運動後的冷卻,不要立刻坐下或躺下來休息,也不要運動後就很快沖向浴室洗澡,尤其是蒸氣浴和桑拿浴,很容易影響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加心臟的負擔,易導致頭暈、噁心甚至心率衰竭,延緩疲勞的消除。最後讓我們記住,運動後的“冷卻”,應該是完整健身運動的重要環節,做到體育鍛煉有始有終。(史仍飛 )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個工作只做一個月」,這是頑固性癲癇病患經常面臨的謀職困境,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林俊甫指出,一個外表好好的人在試用期第一個月,被老闆看到癲癇發作,通常會聽到這句話「你這樣子我不敢用你」,只好下個月重新找工作,至於求學過程遭遇的歧視排擠更不在話下。 台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倢芯報導)近年來,慢性腎臟病的治療與防治方式多次躍上世界公共健康議題討論版面,也成為健康財務上的一大負擔!此一現象在台灣亦是如此,隨著國人肥胖人數增加,且社會人口結構逐漸高齡化,因而讓糖尿病人數逐年上揚,進而讓罹患腎臟疾病的危險性大幅增加!三高族要注意! 糖尿病會引起腎臟病對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毛小孩生性好動活潑,愛外出玩耍,今年10月28日(六)在天母運動公園水景廣場由臺灣碩騰與天母商圈發展協會共同舉辦「寵愛毛小孩 萬聖節變裝派對」,特別邀請楊動物醫院楊靜宇院長、邵庭、小甜甜、熊爸、任爸等貴賓出席,與廣大飼主們度過歡樂萬聖節。楊院長提醒欲參加的飼主們,要小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