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的迷思與事實

【彭玉章�台北醫學大學兼任運動醫學講師】

迷思: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或運動,如走路、菜園或花園工作等對身體沒有好處?

事實:其實,這些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或運動長時間來說,是最理想的身體活動或運動,因為這些身體活動最能有效運用肌肉,且最不容易引起傷害,並能終其一生行之。

迷思:短時間的運動沒有用,你必須至少一次運動卅分鐘才有用?

事實:很荒謬!這也是大部分人不運動的主因。根據研究,即使走五分鐘去吃飯、爬樓梯五分鐘,都對健康有幫助。當然,如果把走去冰箱拿東西吃等這一類的每一分鐘也算進去,又有點離譜,最好是運動十分鐘以上。研究顯示,運動三次、每次十分鐘跟一次運動卅分鐘對健康的效果差不多。

迷思:如果沒有運動到痠痛的程度是沒用的?

事實:最完美的運動是你隔天沒感覺怎樣,以前的諺語說「不痛無效」,現在正確的說法應該為「無痛效果大」才對。

迷思:當你年紀大時,新陳代謝減緩時,體重自然增加?

事實:如果你一直做加強肌力的運動,則新陳代謝率及體重就能終生維持穩定。當然,如果你少運動,就要少吃些。

迷思:光是運動無法減重及燃燒能量?

事實:中等程度的運動(如快走一小時六至七公里、慢慢游泳、優閒地騎腳踏車、自己拉車打高爾夫球)可以使代謝從休息的每分鐘一大卡增至每分鐘五大卡,也就是運動六十分鐘可消耗二百五十大卡。此外,運動還可以增加你的代謝率。

迷思:瘦的人不需要運動?

事實:瘦,不是健康的保證。運動最大的好處不是減重。研究顯示,體重中度超重但長時間運動的人比體重瘦但不運動的人長命。

迷思:不運動的胖小孩長大後,脂肪自然會消掉?

事實:運動的習慣最好從小時候開始。少運動的小孩會繼續保有他們的嬰兒脂肪,持續增加體重至成年。這些小孩和他們不運動的父母一樣,過著靜態的生活最容易得心臟病。

以上的事實是根據哈佛校友研究、佛萊明漢心血管疾病研究計畫及美國公共衛生署長的「身體活動及健康報告」等所做的陳述及推薦,值得國人重視與深思。(作者亦為苗栗後龍新光診所副院長)

相關推薦

2015年 1月27日,在韓國首爾清潭洞K整形外科醫院做整容手中中,導致死亡。 3月23日,澳大利亞女孩做整容手術後心臟衰竭死亡。 5月1日,報導30歲的張雨去韓國整形失敗,維權被關入派出所。 5月27日,一江西女子前往廣州某整形醫院做切除乳腺和整容手術,而死亡。 5月28日,央視報導,剛畢業的小學...

閱讀詳情 »

白頭髮,禿頭謝頂,神經緊張,缺覺黑眼圈,在你空腹吃鮮果以後,以上症狀一概消失。口 述:王正一 教授(北京301醫院田院長供稿)空腹吃水果......多虧了有關這個水果和果汁的電子郵件,它告訴了一個治癒癌症的戰略。成功率為80%。 癌症病人死不了了,不管你信還是不信,治療方法終於找到了。對那些用常規...

閱讀詳情 »

吃蘋果有预防癌症、强化骨骼、维持酸碱平衡、抗氧化作用、降低血脂、降血壓 、減肥等好處,不過!!! 如果你跟小編一樣不喜歡蘋果的酸味,可以考慮把蘋果做成派喔!!!! 以下提供蘋果派食譜!!(轉錄自禮拜三廚房) 看起來超容易!!   另外,多數人不喜歡吃的蘋果皮,做完玫瑰蘋果派的蘋果皮! 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南韓類SARS連環爆!當地官方又確診新增第5人感染致死率高達4成的「MERS-CoV」病例,是曾照顧第1例病患的診所醫師。國內感染科醫師研判,病毒傳染力恐比想像棘手,所以衛福部疾管署決定派出一名防疫醫師前往當地,一探疫情狀況。疾管署表示,國內暫不會提高針對南韓的旅遊疫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