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速傳!男子三餐都沒什麼吃,肚子卻越來越痛!直到就醫後才發現是...上班族小心了!

男子三餐不正常!沒想到肚子一天比一天痛!最後他被送醫,才知是「大腸癌」惹得禍!

 
速傳!男子三餐都沒什麼吃,肚子卻越來越痛!直到就醫後才發現是...上班族小心了!
 
圖翻攝自wikihow.com 下同

37歲謝先生是科技業高階主管,卻因工作緊湊、三餐不正常,經常一餐當三餐吃,加上應酬,進食不正常。去年開始覺得左上腹疼痛,檢查卻無異常,直到今年8月做了大腸內視鏡檢查,才發現有大腸腫瘤,經手術切除,目前恢復良好。
台灣大腸癌連續7年居台灣10大癌症之首,大腸內視鏡則是早期發現大腸癌的唯一方法,建議加入年度健檢項目,有血便和腹痛症狀就要懷疑可能與大腸癌有關,少吃燒烤油炸、高纖飲食,不熬夜、拒菸酒,也能有效預防大腸癌。

速傳!男子三餐都沒什麼吃,肚子卻越來越痛!直到就醫後才發現是...上班族小心了!

▲那些紅紅的地方就是囊腫所在!


成因(來源)
大腸癌的成因仍然是未知之數,這方面的研究仍全力在進行。根據統計,大腸癌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高動物性脂肪、高蛋白質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有可能增加患腸癌的危險。 此外,肥胖、缺乏運動、吸煙、飲酒也可能增加風險。

速傳!男子三餐都沒什麼吃,肚子卻越來越痛!直到就醫後才發現是...上班族小心了!
家族中有人患過腸癌,有血緣關係的家族成員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較高。 如果年齡在45歲以下的父母親或兄弟姊妹得了大腸癌,或者同一家族中有幾個人患有大腸癌,得大腸癌的風險都會增加。

速傳!男子三餐都沒什麼吃,肚子卻越來越痛!直到就醫後才發現是...上班族小心了!

大腸癌的症狀 
大腸癌的症狀包括以下任何一種:

1.大便有血,或呈黑色
2.大便帶有黏液
3.沒有明顯的理由下,大便習慣改變 (如持續的便秘或腹瀉)
4.體重下降
5.腹部絞痛
6.便後感覺腸內仍有糞便
7.嘔吐
8.貧血症狀,如手腳冷、疲倦、容易心跳、氣喘、面色蒼白及頭暈
癌腫瘤也可能引致腸閉塞,症狀包括身體不適、便秘、腸絞痛和腹部發脹等。 如果發覺有上述任何一種症狀,必須請醫生檢查。但緊記,大多數有這些症狀的人,未必患有癌症。

所以各位朋友,請記得要把自己自己的身體顧好,平時也要好好吃飯,最好三餐都要吃到。千萬不要飲食不正常讓自己身體負荷不了。身體是我們的本錢,壞了,什麼都會沒有了。請分享給大家喔!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年長假結束,你也中了「失聲症候群」了嗎?振興醫院門診觀察發現,放完農曆春節連續假期過後,有不少民眾都因為失聲問題到醫院求診,成了耳鼻喉科年後就診症狀排行的前幾名。背後元凶就是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加上多坐少動影響消化導致。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智惠就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桃園醫院群聚事件造成21染疫1死,危機正式解除,醫院將在19日正式恢復正常營運,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透露確診者最新病況,仍有2人在加護病房,屬於比較危急的個案。 部桃觀察期已過,即將在19日全面恢復正常營運。陳時中表示,目前部桃全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斷過年連假期間的連4日+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939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美國,去年10月17日曾出現喉嚨不適情形,21日在美國當地檢出陽性後,於美國家中自主隔離,11月14日及18日兩次檢驗結果皆為...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感染事件,累計21人確診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指揮中心展開清零計畫後,院內醫護、外包人員、環境,以及相關擴大居家隔離的出院患者、陪病親屬之PCR核酸檢測與血清抗體呈現陰性,危機解除。指揮官陳時中今指出染疫的21人現況,「有8人解除隔離、1人死亡、6人無症狀、4人輕症、2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