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3種食物愈新鮮對身體愈有害 不知道就麻煩囉!

食物不都要吃新鮮的嗎?越新鮮越能提供人體更多更好的營養素。不過,有些食物可不是如此,太過新鮮反而是會帶來多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這說法是有論 據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很多蔬菜存放一週後的營養成分含量與剛採摘時相差無幾,甚至是完全相同的。現代農作物為了讓產量和賣相更佳,在種植過程中都施以大 量的化肥和農藥。所以,剛採收的蔬果,最好先在室溫下放置一些時間,讓這些有害的物質揮發掉後再烹煮或存放冰箱。

美國一位教授研究發現,蔬菜存放一週後維生素C會出現不同的變化,比如番茄、馬鈴薯和菜花等的維生素C會下降,而甘藍、甜瓜、青椒和菠菜則沒有改變,而冷藏保存的捲心菜甚至比新鮮捲心菜含有更加豐富的維生素C。

因此,有些食物真的不能一味追求新鮮,而忽視了它存在的有害物質。

新茶

 

這3種食物愈新鮮對身體愈有害 不知道就麻煩囉


新茶是指採摘下來不足一個月的茶葉。有些人喜歡喝新茶,並以品新茶為樂。但,最新鮮的茶葉營養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有的人喝了新茶,出現頭暈失眠、四肢無 力、胃痛腹脹或是便秘等症狀。這是因為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鹼以及多種芳香物質含量較高,易使人的神經系統興奮,對神經衰弱與心腦血管病人十分不利。

另外,新茶中未經氧化的多酚類物質、醛醇類物質含量也很高,這些物質對胃腸粘膜都有較強的刺激作用,胃腸功能較差者喝了以後容易引起腹痛便秘、口燥咽乾等不適症狀。

鮮海蜇

 

這3種食物愈新鮮對身體愈有害 不知道就麻煩囉
涼拌海蜇皮


海 蜇是涼拌佳餚,口感清脆爽口,但忌直接食用鮮海蜇。海蜇屬腔腸動物門的水母生物,其含水量達96%。此外,還含有五羥色胺、組織胺等各種毒胺及毒肽蛋白。 如果直接食用鮮海蜇,這些胺類物質進入人體後會引起組織胺樣反應,出現全身瘙癢、風疹塊,重則有嘔吐、腹痛與腹瀉等症狀。

因此,鮮海蜇須經鹽、白礬反復浸漬處理,脫去水和毒性黏蛋白後,醃製透了方可食用。

鮮鹹菜

 

這3種食物愈新鮮對身體愈有害 不知道就麻煩囉
醃製菜


吃 鹹菜可以調節胃口、增強食慾,不過食用鹹菜也有些要注意的地方。因為新鮮蔬菜在鹽醃過程中,會將其所含的無毒硝酸鹽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一般鹽醃4小時 後亞硝酸鹽開始明顯增加,14-20天達到高峰,此後又逐漸下降。亞硝酸鹽是氧化劑,吸收後使血紅蛋白氧化為高鐵血紅蛋白,恐引起青紫等缺氧症狀。所以, 最好是吃4小時內的鹹菜,或醃製30天以上的較安全。

via http://www.epochtimes.com/b5/15/1/16/n4343938.htm%E9%80%993%E7%A8%AE%E9%A3%9F%E7%89%A9%E8%B6%8A%E6%96%B0%E9%AE%AE%E5%B0%8D%E8%BA%AB%E9%AB%94%E8%B6%8A%E6%9C%89%E5%AE%B3.html

更多彩英的精選好文都在轉圈灑花跳舞

喜歡都可以分享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神經損傷導致的肢體癱瘓,患者大多無法痊癒,不僅得面臨病痛,也得接受無法站起來的殘酷事實,為了幫助更多肢體癱瘓患者,義大醫院院長、臺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杜元坤總會長從鼻腔幹細胞、許旺細胞到間質幹細胞的一系列研究,找到將神經細胞產品化的機制,不僅有機會將斷裂的神經再度接起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的疾病,到了醫院症狀就好了、有的疾病,只有特定時間(如睡眠時)才會發生,另外也有疾病是自己一點感覺都沒有,但這些不容易檢查出來的疾病,有的會致命,有的會引發中風,有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該如何抓出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呢?睡眠血壓升高型 罹患心臟病風險最高新光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生兒黃疸是台灣新生兒很常見的問題,若輕忽則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例如腦損傷、發展遲緩、智能障礙、痙攣甚至死亡,因此常會讓爸爸媽媽感到心慌。膽紅素濃度過高 容易產生黃疸為什麼有些寶寶眼睛和皮膚看起來黃黃的呢?柳營奇美醫院小兒科王信驊醫師表示,當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過高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神經內分泌腫瘤會散佈在全身各個器官,加上症狀並不明顯,導致臨床上超過一半患者就醫時,腫瘤呈現轉移現象,為讓民眾了解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認識與警覺,三軍總醫院腫瘤科陳佳宏專科醫師、北市聯醫安寧療護科呂敏吉主任及三總蔡惠芳社工師共同合著《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全方位的積極治療、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