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樣喝果汁等於白喝?!營養師告訴你怎麼喝果汁才健康!!

如何確保蔬果汁養分不流失?任何一種蔬果都能互相搭配嗎?市場賣的果蔬汁真的健康嗎?請專業的營養師來解除你的疑惑。

這樣喝果汁等於白喝 營養師告訴你怎麼喝果汁才健康

喝蔬果汁要注意的8大問題

如何確保蔬果汁養分不流失?任何一種蔬果都能互相搭配嗎?市場賣的果蔬汁真的健康嗎?就讓營養師來解除你的疑惑。

1.有人不適合喝蔬果汁嗎?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蔬果汁的,因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鉀離子,腎病患者因無法排出體內多餘的鉀,若喝蔬果汁可能會造成高血鉀症;另外,糖尿病人需要長期控制血糖,在喝蔬果汁前必須計算裡面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並將其納入飲食計劃中,並不是喝越多越健康。

2.如何確保蔬果汁養分不流失?

新鮮蔬果汁含有豐富維生素,若放置時間過久會因光線及溫度破壞維生素效力,營養價值變低。因此要“現打現喝”,才能發揮最大效用,最多於20分鐘內喝完。如果不馬上喝,要放入冰箱冷藏。

3.怕蔬果汁太涼傷身,怎麼喝?

不傷體質又能改變體質的蔬果汁飲用秘訣有兩點:一是可加根莖類的蔬菜或加五穀粉、糙米一起打成汁,比較不會那麼涼;二是各種蔬果的營養不同,所以各色蔬菜都要吃,不要偏食某幾種,否則仍會造成營養不均衡。

這樣喝果汁等於白喝 營養師告訴你怎麼喝果汁才健康
4.蔬果打成汁的最好時機是什麼?

蔬果汁的材料,以選擇新鮮當令蔬果最好。冷凍蔬果由於放置時間久,維生素的含量逐漸減少,對身體的益處也相對減少。此外,挑選有機產品或自己栽種的更好,可避免農藥的污染。

5.任何蔬果都能搭配打成汁嗎?

有些蔬果含有一種會破壞維生素C的酵素,如:胡蘿蔔、南瓜、小黃瓜、哈密瓜,如果與其他蔬果搭配,會使其他蔬果的維生素C受破壞。不過,由於此種酵素容易受熱及酸的破壞,所以在自製新鮮蔬果汁時,可以加入像檸檬這類較酸的水果,來預防其他的維生素C受破壞。

6.​​蔬果外皮也含營養成分嗎?

蔬果外皮也含營養成分,如:蘋果皮具有纖維素,有助腸蠕動,促進排便,葡萄皮則具有多酚類物質,可抗氧化,所以像蘋果、葡萄可以保留外皮食用。當然,蔬果要清洗乾淨,以免喝到殘留的蟲卵和農藥。

7.蔬果汁該怎麼喝呢?

一口一口慢慢喝最好:喝新鮮蔬果汁切忌豪邁地痛飲,以品嚐的心情逐口喝下,這樣才容易完全在體內吸收,若大口痛飲,蔬果汁的糖分會很快進入血液中,使血糖迅速上升。

此外,早上或飯後2小時後喝最好,尤其是早上喝最為理想,不過如果只一杯蔬果汁取代原本的早餐又太薄弱,因為蔬果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多,並不足夠作為整個早上的能量來源,加上血糖低會不利於大腦思考,易引起情緒浮躁。
飯後2小時後喝,和吃水果的原理一樣,因為水果比其他食物容易消化,所以為了不干擾正餐食物在腸胃中的消化,飯後2小時飲用較合適。
另外,避免夜間睡前喝,因夜間攝取水分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身體容易出現浮腫。
有些人喜歡加糖來增加蔬果汁口感,但是糖分解時,會增加維生素B群的損耗及鈣、鎂的流失,降低營養。如果打出來的蔬果汁口感不佳,可以多利用香甜味較重的水果如哈密瓜、鳳梨作為搭配,或是酌量加以蜂蜜,增加維生素B6的攝取。

8.商店賣的蔬果飲料真的健康嗎?

商店賣的蔬果汁已將纖維質過濾掉,並添加了許多醣,你喝下的東西對健康沒有幫助,所以,喝蔬果汁還是以新鮮現打不過濾的為佳。

via

相關推薦

【台灣新生報記者張淑珠報導】 39歲婦女1年半前檢查出約2公分的直腸癌,因怕裝人工肛門而拒絕開刀,改吃素食來「餓死」癌腫瘤,未料腫瘤加速長大至約7公分,並轉移至肝、肺,嚴重危及生命。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邱錫雄表示,用食療或偏方想餓死腫瘤是不可能,早期發現的腸癌,開刀切除後有90%以上...

閱讀詳情 »

脂肪瘤用什麼方法能治好?脂肪瘤,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它常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對患者的形象造成了影響,還嚴重危及了患者生命。那麼,脂肪瘤用什麼方法能治好呢?下面我們一起瞭解一下。 脂肪瘤常發生在40~50歲的中年人,由增生的成熟脂肪組織而形成的良性腫瘤,可單發,也可多發,可發生在人體的任何部位,以...

閱讀詳情 »

近日來,持續高溫多雨。打開車門悶熱的空氣撲面而來,灼熱的座椅讓人如坐針氈。車主們上車後的第一反應就是迫不及待地打開空調,讓車內迅速降溫。然而,汽車空調吹出的冷風讓車主感到愜意舒適不同,而空調裡吹出的異味又讓不少車主難以接受。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車內空調異味重 車主靠香水掩蓋 連日來,車內的空調飄出的...

閱讀詳情 »

(圖源) 許多人長年都有駝背的困擾,Youtube上的「三個字娛醫工廠」以幽默方式拍攝影片,教學大家「自己的駝背自己救」! 治療師「Sunguts PT」在他的「三個字娛醫工廠」YouTube頻道分享影片「拒絕當忍者龜,改善駝背的方法」。呼籲大家要頭、胸、臀保持一直線來讓身體不駝背,要保持的方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