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這個嬰兒出生自帶「面具」,都沒人敢抱給媽媽看!真相太可怕了...家長一定要注意!

這個嬰兒出生自帶「面具」,都沒人敢抱給媽媽看!真相太可怕了...家長一定要注意!

 

(翻攝自kuso520,下同)

在醫院口腔頜面燒傷整形外科住院部,來自湘鄉的易喜連幾度哽咽,她1歲2個月的兒子康康因先天面部橫裂,嘴巴裂到兩耳根部,像戴了一張面具。懷孕前她和丈夫在惠州一家電子工廠打工,懷孕一個月回老家休養。

 

「孩子剛生下來,沒人抱給我看,其他人都說『不要傷心』……」

這個嬰兒出生自帶「面具」,都沒人敢抱給媽媽看!真相太可怕了...家長一定要注意!

患兒先天面部畸形,在胚胎形成過程中出現面凸融合障礙,具體原因還不確定,有可能是孩子出生時臍帶繞到了面部形成。

經CT檢查,康康的病不同於唇裂和齶裂,而是面部橫裂,更確切地講是雙側面頜裂,不光面部皮膚肌肉開裂,裡面骨頭也已斷裂。目前看只是面部外觀出問題,智力方面等並無異常。

這個嬰兒出生自帶「面具」,都沒人敢抱給媽媽看!真相太可怕了...家長一定要注意!

母親懷孕時在一家電子廠打工,是否受到什麼輻射不得而知。「考慮到孩子小、病情罕見性和手術難度高,至少要兩次手術。」方法大致是用自身面部組織填合兩道縫,進行口內、皮下組織等三層縫合。第一次手術選取面部其他部分組織填補缺口,術後恢復需10天左右。我們祝願康康能夠早日恢復。

發生臍帶纏繞原因及危害臍帶纏繞是臍帶異常的一種,以纏繞胎寶寶頸部最為多見,是臍帶異常中最重要的類型之一。另有一種不完全繞頸者,稱為臍帶搭頸。其次為纏繞軀幹及肢體,常被孕媽媽們統稱為臍帶繞頸或臍帶纏頸。臍帶纏繞胎寶寶頸部發生率為20%~25%,其中臍繞頸一周發生率為89%,而臍帶繞頸兩周發生率為11%,臍帶繞頸3周及以上者很少見,臍帶纏繞胎寶寶軀幹、肢體比較少見。

原因

胎寶寶在母體內並不老實,它在空間並不很大的子宮內翻滾打轉,經常活動。每個寶寶的特點不同,有的寶寶動作比較輕柔,有的寶寶動作幅度較大,特別喜愛運動。他在媽媽的子宮內活動、遊戲,動動胳膊,伸伸腿,又會轉個圈,這時有可能會發生臍帶纏繞。

 

危害

臍帶繞頸屬高危妊娠,隨時可引起胎寶寶宮內窘迫。孕末期若臍帶有多處纏繞,對於胎寶寶則是非常危險的,纏繞較緊者可影響臍帶血流的通過,從而影響到胎寶寶氧和二氧化碳的代謝,使胎寶寶出現胎心率減慢,嚴重者可能出現胎寶寶缺氧,甚至胎寶寶死亡。

這個嬰兒出生自帶「面具」,都沒人敢抱給媽媽看!真相太可怕了...家長一定要注意!

孕媽媽冷靜應對臍帶纏頸

 

臨近預產期時,如果出現胎頭還不入盆,或孕期檢查發現胎位經常變化,即頭位或臀位經常轉換時,就應警惕臍帶纏繞。當孕媽媽在被告知有臍帶纏繞的跡象時千萬要冷靜,以免因驚恐使母體產生不良性的激素,影響母嬰健康。

 

B超的診斷不是百分百

在孕期臍帶繞頸主要是通過B超來診斷,特別是彩色都卜勒B超檢查,醫生可以清楚看到胎寶寶的頸部有臍帶的血流回聲,對於臍帶纏繞的診斷有很大幫助,但B超診斷的符合率也不是百分之百的。

B超檢查只是給出一個參考,說明在胎寶寶頸部有U型(1圈)、Z型(2圈)、W型(3圈)的印跡,有些時候可能是臍帶彎曲或者搭肩的情況,未必一定是纏在脖子上。而且,目前的檢查還沒有辦法測量宮內臍帶長度及判斷臍帶纏繞的鬆緊。另外,即使超音波發現胎寶寶有臍帶纏繞現象,如果未足月,醫生也並不能做任何處理,而只能做進一步監視。

注意胎動監測胎心

臍帶繞頸出現的問題是因臍帶纏繞過緊所致胎寶寶缺氧,胎寶寶缺氧最早期的表現是胎動異常,胎動會明顯減少或異常增加。即使是臍帶繞頸,由於胎頭的活動性較小,只要臍帶沒有被勒緊,通常就不會危害胎寶寶健康。

 

在孕期,如果發現有臍帶纏繞現象,只要胎寶寶繼續在活動,孕媽媽就不必太擔心,只是在平時要注意胎動情況,並儘早做胎心監護,注意有無顯示臍帶易受壓的小的自然減速。孕媽媽除了正常的日常生活以外,應加強圍產期保健,加強自我監護意識,若發現胎動異常,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這個嬰兒出生自帶「面具」,都沒人敢抱給媽媽看!真相太可怕了...家長一定要注意!

臍帶纏繞也能自然分娩

當發現臍帶纏繞時,有孕媽媽因懼怕寶寶出現意外而要求剖宮產手術,其實如果胎寶寶沒有其他異常,孕媽媽就不必驚慌。一般來說,被臍帶纏繞一周或臍帶搭頸的胎寶寶,在臍帶長度正常的情況下即50cm時,因臍帶纏繞及壓迫程度較輕,是不會發生臨床症狀的,這種纏繞對胎寶寶危險不大,只要沒有胎寶寶缺氧情況發生,他們都能自然分娩。

 

分娩過程中,醫生或助產士都會密切注意孕媽媽和胎寶寶的變化,全程實施胎心監護可監測胎寶寶心率,根據其圖形觀察宮縮前後的胎心變化,判斷胎寶寶有無早期缺氧,甚至可以對胎盤功能是否良好做出準確判斷,一旦出現異常他們會及時處置,確保母嬰的平安。定期的檢查可了解分娩的進展情況,如進展不好必要時給予干預措施,以加速產程正常進展。

當胎寶寶頭娩出後,臍帶繞頸較鬆者,醫生會立即經胎寶寶頭頂部或肩部將臍帶解脫。臍帶繞頸過緊或臍帶繞頸兩周以上者,當胎寶寶頭娩出時,醫生用兩把止血鉗夾臍帶,在其中間剪斷,並迅速娩出胎寶寶,胎寶寶一般是很安全的。 當然,如果臍帶繞頸3周以上或繞頸同時又有繞身,則以儘早剖宮產為宜。

via-kuso520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腳踝扭傷是一種最常見的運動傷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丁睿宇主治醫師表示,一旦腳踝扭傷,照護上有數點要注意,除了要保護關節遭受二度傷害,也可以透過「用腳趾在空中寫字」等運動來維持關節的正常活動度。 醫學上扭傷所指的是連接兩...

閱讀詳情 »

▲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比記憶流失的影響更大。(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9月是國際失智月,但你知道失智症的所有症狀嗎?董氏基金會今(16)日即指出,根據2019年7月最新發表於《神經科學》的研究,「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比記憶流失的影響更大,...

閱讀詳情 »

近年來電子煙日益盛行,不少菸商標榜電子煙有多種風味且可幫助戒菸,讓不少人躍躍欲試。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提醒,電子煙目前在台灣尚未合法使用,且根據既有研究指出,電子煙不僅仍具成癮性,更含有多種化學物質、重金屬成分恐造成未知的傷害。提醒民眾若有意戒菸,可至醫療院所諮詢戒菸服務,或撥打免費戒菸專線尋求專人協助...

閱讀詳情 »

靈魂之窗也有看診巔峰期?近來天氣炎熱,出門若不配戴太陽眼鏡,容易造成水晶體受傷。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邀請眼科醫師與專家們,針對眼睛保健和護眼妙招進行分享與討論。眼科醫師陳瑩山指出,一年當中的夏季兩個月是眼睛暗黑期,因為戶外和水上活動增加,許多人眼睛發炎,罹患紅眼症;或是出門時眼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