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些一粒粒的症狀,可能就是在暗示你「糖尿病」來臨了...趕緊檢查一下阿!

這些一粒粒的症狀,可能就是在暗示你「糖尿病」來臨了...趕緊檢查一下阿!

(圖片來源:via1via2)

皮膚覆蓋於人體的表面,可以算是人體最大、面積最廣的器官,可以反映出內臟的病變。所以從皮膚觀察某些病癥的信號,也是有理可循的。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近年來,醫學界研究發現,不少缺乏典型征狀或是處於隱性期間的糖尿病人,其皮膚往往會出現種種異常變化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反映到皮膚上訊號有:  

1.全身或局部性瘙癢  

專家說,其實皮膚瘙癢是糖尿病的早期發病的癥狀之一,糖尿病患者發生皮膚病或是皮膚感染的很常見,有一些患者甚至是在皮膚科看皮膚感染時,才知道患有糖尿病。早期糖尿病人的皮膚瘙癢分為全身性或局部性,發病部位則不定,發病程度也不一致,但一般多發生於女陰、陰囊等部位,特別是女性外陰瘙癢更為常見。  

2.毛囊炎  

早期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糖濃度已經比正常人高,皮膚組織的含糖量也高,容易滋生細菌和真菌,發生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是毛囊炎。皮膚上會出現痱子樣的炎癥。這些痱子樣的小疙瘩裡面有膿液,觸摸時會痛,把膿液排出後會愈合,但會反復發作,此起彼伏。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引起毛囊周圍炎,又叫做癤。  

3.出汗多  

由於糖代謝障礙,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汗腺分泌異常,糖尿病患者皮膚潮濕多汗,動不動就汗流浹背。這可能是神經病變的前兆,是糖尿病的並發癥,患者應給予足夠重視。  

4.感覺異常  

四肢的皮膚時有麻木灼熱感,也有人四肢疼痛,穿衣服和蓋被子的時候疼得更厲害。長期高血糖可引起神經系統並發癥,但有些患者出現感覺異常後仍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5.皮膚皰疹  

糖尿病人身體抵抗力弱,皮膚容易感染。有的患者皮膚上會長水皰,裡面有透明的漿液,多出現在手腳上。雖然水皰幾周內就可愈合,但會反復出現。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灣目前仍有許多血液疾病病人需透過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臺中慈院的骨髓移植病房近日啟用,成為大臺中地區第三家、全台灣第十八家能進行異體骨髓移植的醫院,對中部地區的血液疾病病人幫助很大,且也設有周邊血幹細胞採集中心,過去許多志願捐贈者要跋山涉水到花蓮捐贈,現在也可以就近在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人人自危,許多人一出門就戴上口罩。研究發現,吸菸者、中高年男性與慢性病患為罹病3大高危險群,其中又以吸菸者風險最高,罹患重症與死亡率最為明顯。   研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已有流感化趨勢,未來可能成為季節性流行的傳染疾病,將有一定人口遭受感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許多人都把焦點放在容易導致中風、心肌梗塞的心血管疾病,卻忽略了週邊血管阻塞疾病的危害。其實,大部分的週邊血管阻塞,雖然不會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但嚴重時,卻可能造成肢體壞死、復原機率低,且有截肢的風險,亦不容輕忽。台北慈濟綜合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兼週邊血管中心主任黃玄禮指出,靜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我都沒有任何病痛感覺,沒想到一檢查就發現這個問題,我竟然隨身攜帶了1顆不定時炸彈!」眼前這名婦人看著自己的腦血管磁振造影(MRI)影像一臉驚訝的說。   今年53歲的廖小姐是中小企業高階主管,有遺傳性糖尿病,平常很注意飲食及運動,身旁的秘書還會盯著她乖乖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