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三種洗澡方法最養生(組圖)

這三種洗澡方法最養生 組圖

洗澡(資料圖)資料來源:人民網-健康時報作者:黃小芳

洗澡,也叫沐浴。在中國,洗澡是一件大事,自古就有沐浴而朝,齋戒沐浴以祀上的說法。其實洗澡並不只是清潔身體,同時也是一種運動。唐代著作《天隱子》中的描述:“齋戒者,非蔬茹飲食而已;澡身者,非湯浴去垢而已。益其法在節食調中,摩擦暢外者也。”意思是吃齋不只是戒葷吃素,通過節食還有調和脾胃的作用;洗澡也不只是用熱水洗去污垢,它還可通過摩擦皮膚,使人體肌膚通暢、血脈流通。充分點明了沐浴去垢、健身的雙重作用。

受訪人:李凱,北京市沐浴行業協會會長

■ 熱水浴——消除機體疲勞

案例:日本人把洗熱水澡稱作“湯浴”,也叫“泡湯”,常常闔家老小一起“泡”。置身洗浴池中,身後40℃的水由石槽中汩汩注入,身心的疲憊頓消。

點評:疲勞跟人體血液中乳酸的濃度有一定關係,洗溫水浴可以加快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分解乳酸的速度,消除疲勞。泡澡20分鐘相當於慢跑500米,因此,洗澡也有健身的功效。

但溫水浴水溫不是越高越好,否則出汗過多易導致虛脫,應控制水溫在38℃左右。

這三種洗澡方法最養生 組圖

冷水浴(資料圖)

■ 冷水浴——增強抗寒能力

案例: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先生歷經人生滄桑,卻仍享92歲的高壽,其中冷水浴功不可沒,被其稱為“革命者的戰鬥”。徐老起床後先用冷水擦頭面,再擦頸、胸背部,每次擦到皮膚發紅發熱為止。不論是春、夏、秋和嚴冬臘月,從不改變。

點評:冷水浴可提高人體抗寒能力,鍛煉血管彈性,是一個“血管體操”。需要提醒的是,冷水浴有一個適應過程,如果一直洗熱水澡,突然洗冷水澡,不僅無益反而會得病。

■ 熱冷水浴——保持血管彈性

案例:馬寅初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人口學家、教育學家和經濟學家,原北京大學名譽校長,也是活到了101歲的老壽星。早年在美國求學時體質孱弱,後來有幸結識了一位93歲但仍鶴髮童顏的醫生。這位醫生告訴他,自己健體強身的秘訣:熱冷水浴。先洗一刻鐘的熱水澡,讓周身經絡通暢,然後擦乾身體,休息數分鐘,再迅速進行幾分鐘的冷水浴。自從應用這種鍛煉方法,馬寅初身體一直非常健康,連感冒都很少得。

點評:冷熱水浴可使血管一張一弛,熱脹冷縮,保持血管彈性,這對維持血壓正常,防止發生心血管疾病,很有好處。

 

這三種洗澡方法最養生 組圖

熱水浴(資料圖)

小貼士:

1、在沐浴前後,應當適量飲水,這樣可以促進體液循環,排除體內的毒素。

2、沐浴時水溫不宜過高,泡浴水溫最好維持在40攝氏度上下,單次入浴時間控制在15分鐘為佳。最好別超過20分鐘,時間過長容易使皮膚皺縮、乾燥,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

3、最佳的沐浴時間一般在下午3點到晚上9點之間,更有利於肌膚的放鬆和調整。

4、使用磨砂沐浴產品可以幫助去除皮膚上的死皮,不過力氣不要太大,此類產品也不宜每日使用,每週2~3次足矣。

5、沐浴後的保養也是非常重要的,沐浴乳可以幫助鎖定身體的水分,令肌膚更加有光彩。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軍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群聚 疫情已控制 疾病管制署公布一起某軍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群聚疫情,目前共計3例通報個案,2例檢出奈瑟氏腦膜炎雙球菌(其中1例死亡),另1例檢體檢驗中。相關接觸者經過醫師評估後,有118人陸續進行預防性投藥及健康監測,無新增疑似病例,目前疫情控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頭頸癌泛指頭部跟頸部的癌症,一般把腦瘤除外,常見的有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喉癌、下咽癌等。最常見就是吃檳榔、抽菸、酗酒等不良習慣,刺激上消化及呼吸道黏膜產生惡性腫瘤!同時有這三種習慣的人,得口腔癌的機率更比一般人高123倍。頭頸癌 往往沒有特別症狀頭頸癌有時並沒有特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機車行老闆晏祥,是高雄氣爆事件的受害者,全身面積66%、三度燒傷,烈焰燒盡右腿骨,截肢才保住一命。他分享,曾一度陷入絕望,卻連自盡的力氣都沒有,突然轉念一想「既然老天不收就好好活吧!」傷友忍痛復健 如願重新站起高雄氣爆事件發生後,陽光基金會在3個月內成立高雄重建中心,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軍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群聚 疫情已控制疾病管制署公布一起某軍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群聚疫情,目前共計3例通報個案,2例檢出奈瑟氏腦膜炎雙球菌(其中1例死亡),另1例檢體檢驗中。相關接觸者經過醫師評估後,有118人陸續進行預防性投藥及健康監測,無新增疑似病例,目前疫情控制中。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