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透過聽力篩檢 確保新生兒聽力正常

透過聽力篩檢 確保新生兒聽力正常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1名1歲男童,被媽媽發現對聲音毫無反應,緊急就醫檢查,才發現孩子聽不見,屬於先天性聽力損失,透過配戴助聽器且接受語言訓練後,已能漸漸和人對話;衛福部桃園醫院小兒加護病房護理師吳慧貞指出,聽力損失屬於常見的先天性缺陷,因此新生兒出生24至60小時內,就必須接受聽力篩檢。
先天聽障嬰兒 持續追蹤治療
臨床上,嬰幼兒發生聽障機率,出生約佔1/1000為雙耳重度聽障,另外約有3/1000-4/1000為輕度聽障或單耳聽障;吳慧貞說,若孩子未通過初篩,一個月後就必須再次進行複篩,但仍有孩子必須繼續追蹤治療,才能確定排除無任何聽力損失。
嬰幼兒聽力障礙 自行篩檢及早發現
護理師吳慧貞進一步說明,未通過聽力篩檢的嬰幼兒,出生三個內必須執行完整的聽力學及醫學評估,確定診斷後,會把握在聽損一個月內完成輔具的初步選配,且轉至療育機構,持續進行聽語療育訓練和追蹤,因此,若能及早發現症狀,父母就應盡早帶孩子接受檢查治療。
聽力篩檢能讓嬰幼兒在不哭鬧的狀態下完成,僅需五分鐘,過程簡單且無痛,若能透過篩檢及早發現,且把握六個月前接受完整治療,未來孩子在成長時,語言、認知和溝通等協調,都能和一般孩童一樣;吳慧貞提醒,父母們多點觀察和照護,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讓孩子也能健康成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2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公費流感疫苗已41.9萬人施打,疾管署推測流行期在明年1月!11月15日首批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先在各級學校展開,約4成國小已經完成,因此次公費疫苗由3價轉為4價,家長讓孩子在校施打意願提升。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均表示,全國約2千多座國小中,目前已完成公費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口越來越多,現在有1項新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臟病的比例,女性比男性來得高。根據研究表示,心臟病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女性,研究刊登在《歐洲心臟病預防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ev...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近來知名藝人罹患大腸癌的新聞頻傳,大腸癌已成了不得不重視的病症。事實上,早在9年前國人的大腸癌罹患率即超越肝癌,成為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腸胃的保健觀念與檢查習慣,顯得日益重要。大腸癌是由腸道內的息肉轉變而來,檢查可透過兩個途徑:(1)大腸鏡檢查、(2)糞便潛血的初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4日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患者齊聚一同,希望健保署給付SMA新藥物Spinraza,健保署對外回應,Spinraza對早期患者較有明顯療效,健保依法規必須按照適應症範圍給付,新藥品自今(108)年1月22日取得許可證,同月31日召開專家會議,且多次與藥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