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輕鬆改善掉髮  「生髮」不再求助無門

輕鬆改善掉髮 「生髮」不再求助無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年來生活環境的改變和工作壓力增加,禿髮、掉髮的民眾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大部分的人認為,髮量減少容易讓別人感覺到自己較老,所以生髮求診的人數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生髮治療 愈早治療效果愈好

陳信旭醫師表示,一般壓力性掉髮的民眾,從基本生活調理改善,即可恢復健康頭髮生長的周期,若無法分辨自己的狀況,須及早請專業生髮醫師診斷建議。生髮治療最重要的觀念就是愈早治療效果愈好!一般毛囊未死亡前即採取治療,可以獲得明顯地改善,若是拖到毛囊死亡才治療,則僅能接受植髮才有效。

巴黎國際長春醫療體系陳信旭院長表示,多數人對植髮手術還是感到有壓力。所以,生髮領域的專業醫師,,近年來也積極研究植髮以外的治療方法。目前新的複合式治療法需6個月的時間,因為頭髮完整生長需要6個月,故生髮療程皆是以6個月為周期。速成的生髮療程反而揠苗助長,容易使後來頭髮死亡。只要配合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絕大多數患者都可獲得良好的改善。

輕鬆改善掉髮 「生髮」不再求助無門

此訊息由巴黎國際長春醫療體系陳信旭院長提供

男性常見掉髮原因

1.雄性禿:這是最常見原因,發生機率 90% 以上,好發於男性、女性超過50歲。

2.休止期禿髮(廣泛性稀疏):原因包括貧血、甲狀腺疾病、內分泌失調、外科手術、快速減重、 壓力。

3.圓禿(症狀為邊界明顯之掉髮):俗稱鬼剃頭。常發生於頭皮,但其餘部位的體毛也可能發生。通常為自體免疫現象,或與精神壓力等有關。

4.瘢痕性禿髮(合併頭皮之發炎):可能因遺傳、自體免疫疾病、皮膚發炎性疾病、長期拔毛癖、傷害 (如不當染燙髮等) 而產生,毛囊受傷萎縮形成瘢痕,毛囊受到永久破壞,致局部永久性長不出頭髮來。

女性常見掉髮原因

1.頭髮生長周期受影響:常見的原因包括懷孕、缺鐵性貧血、甲狀腺疾病、急速減肥、發高燒、嚴重慢性疾病、營養不良、服用藥物等。

2.髮幹受到損傷:常見的原因為:過度頻繁的染燙、不良化學藥劑的使用、綁頭髮時過度拉扯、高熱、拔毛癖、安全帽或帽子的過度摩擦等。

3.女性禿髮(女性雄性禿):最常見的女性禿髮因素,與男性相同為「雄性禿」,因女性一樣會分泌睪固酮(testosterone),毛髮亦可能因此受到影響。但與男性較為不同的是,多數女性雄性禿發生於更年期前後 (或更晚),且可能不具有明顯的遺傳性、沒有顯著掉髮型態。通常女性雄性禿會保留其前額髮線,頭頂則整體稀疏變薄。

基本生活可以調理並且改善掉髮

1.洗髮用溫水,並用指腹,因為太燙或指甲抓搔,都會刺激頭皮過度代謝;吹頭髮時也不能太燙,要有適當距離,用風量帶動吹乾。

2.生髮液要等頭髮都乾了才能使用。少抽菸、睡眠充足、避免油炸或過度刺激的食物。

3.建議適當運動(慢跑、快走),每週建議2~3次,每次30分鐘,以促進血液循環。

若視情況嚴重,一定要尋求專科醫生診斷,以複合生髮療程,針對掉髮原因給予個別化處方,免於患者走向最終只剩植髮一途,傷身也傷荷包。

輕鬆改善掉髮 「生髮」不再求助無門

此訊息由巴黎國際長春醫療體系陳信旭院長提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7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72 歲因肝病困擾的張女士罹患 C 型肝炎合併晚期腎臟病,持續惡化治療未果,很可能需洗腎;儘管經積極治療,但體內仍存有 C 型肝炎病毒;又因腎功能不佳,治療選擇有限。所幸去年九月利用健保給付新藥,成功打擊 C 型肝炎,更大幅降低腎病惡化風險。感染 C 肝身體病變多 治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整理】衛福部彰化醫院和工研院合作,共同建置智慧醫療臨床資訊系統,未來只要將病患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等生理數值,串聯後形成數據庫,醫師就能透過電腦直接判讀,省去人工抄寫時間;智慧醫療合作簽約儀式也在彰化醫院院長謝文淮與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所長吳志毅為代表正式簽約,相關主管也到場共襄盛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41歲的家電行老闆因長期搬電視、彎腰修電視,2、3年前起就陸續出現左大腿痠、麻、痛及灼熱及腰部不適,還被迫駝背開車。工作、開車、坐著休息甚至睡覺都不安穩,雖曾接受民俗療法整骨,但症狀無法根本解決。為避免拖累事業,就醫進行脊椎內視鏡手術。局部麻醉下,能和醫師清醒對話,手術...

閱讀詳情 »

冬天天氣冷,別讓疾病來搗蛋!平時養生靠多練功,除了太極拳等武術之外,還可以透過背部「捏脊功」,捏一捏膀胱經,就能啟動五臟六腑的氣機,打通淤積堵塞,尤其心情鬱結,或外感邪氣,多推積在背部,因此進行此功法,有助於對抗疾病,能知道是否有咳嗽、便祕等毛病,再對症調理,以及提升免疫力,守住身體健康。 「捏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