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輔助切除惡性腦瘤 口服螢光顯影劑建功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60歲男子,出現記憶力衰退、閱讀障礙等現象,也常常答非所問,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原來是罹患原發性惡性腦瘤所導致,雖接受手術切除,但又再次復發,直到改由接受口服螢光顯影劑,再進行手術切除,目前恢復良好。

這名患者在術前接受口服螢光顯影劑,讓進行手術時,病灶更為清楚,醫師能精準切除腦中腫瘤;大林慈濟神經外科醫師吳宗憲指出,只要讓患者開刀前3至4小時服用,動手術時,惡性腦瘤部位就會呈現亮紅色區塊,民眾也不用過於擔心,顯影劑約1天後,身體就自然代謝。

口服螢光顯影劑多使用在惡性原發性腦瘤,若用於其他腦瘤,效果不彰,服用後,藥物會短暫存留在皮膚或肝臟等部位;吳宗憲說,若遇到強光照射時,就會造成色素沉澱的現象,因此,患者在服用後的24小時都應避免照射。

目前口服螢光顯影劑仍須以自費的方式;吳宗憲提醒,透過口服螢光顯影劑的輔助,就能避免切除腫瘤時破壞正常的腦組織,減少術後神經損傷的機率,可提供給患者手術時另一項選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20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睡前滑手機,很容易干擾睡眠。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吳家碩臨床心理師分析,褪黑激素會讓人產生睡意,睡覺前滑手機,手機中的藍光會干擾褪黑激素分泌,導致褪黑激素分泌延後,上床後自然就不會想睡覺,睡眠時間越拖越晚,早上起床自然精神不濟。 睡覺前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64歲的何先生,曾經是菸齡30年以上的老菸槍,大約6年前開始嚴重咳嗽、咳痰及走路會喘,雖然成功戒菸,但這些症狀卻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嚴重。就醫後醫師認為是罹患支氣管擴張症,僅用藥物控制病情,經過2年治療卻不見改善,讓何先生也開始有些氣餒,直到偶然某次看到林慶雄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糖尿病人數世界之最,平均每11人就有1人罹病,每小時有1人死亡,想要遠離糖尿病,到底如何預防呢?醫師建議,少吃糖、多蔬菜、每天至少健走一萬步,尤其糖尿病患更要遵守,可降低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每小時有1人死於糖尿病 新光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科主任黃中研指出,台灣糖尿病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20歲以下罹患第2型糖尿病人數較10年前增加11%,20至40歲則增加32%;由於這群人仍處於需要工作年齡,而且往往無法自備三餐,因此會淪為外食族。所以,糖友應該如何健康吃外食,才能有效控制血糖呢?營養師建議,糖友不只要做好「醣」管理,也應該要遵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