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身體想說的話 肺臟讓悲傷哭出來|魅麗雜誌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身體想說的話

肺臟讓悲傷哭出來

 身體想說的話 肺臟讓悲傷哭出來|魅麗雜誌

疾病發生,或許是提供給人一個機會,

讓你在現世裡,就有重生的動力。

 

「上一期我們提到,大腸在五行中屬金,肺臟也是,它們是互為表裡的一對臟器,所以肺出問題的基本原因和大腸是很相似的,都和『陰金』的性格有關,而男性可能另外帶有『陰土』的特質,女性則帶有『陰木』的特質。」黃鼎殷醫師幫我們複習,致病的「陰金」性格特徵是過度壓抑、吹毛求疵,肺或大腸出了毛病,男女的共通點經常和這些特質有關。內在核心的問題,又依性別各有不同,男性的「陰土」性格反應出來的是固執、冥頑不化,堅持自己的成見;女性的「陰木」性格則有被壓抑、打壓別人、沒主見的情況。

 

深層的悲傷

是肺病的根源

 

不過,同樣是金的屬性出問題,肺和大腸疾病背後的情緒還是有些不同。病灶如果在大腸,和完美主義的個性比較相關,但如果在肺,通常帶有很深的悲傷。「女性得肺癌的比例高,為什麼?因為習慣隱忍,她們心裡有大量的悲傷,卻從來不給自己呼吸的機會。我看過好幾個得肺癌的女性是不哭的,怎麼樣都不掉眼淚,你試圖引導她們表達,但她們的生命像是沒有聲音,安安靜靜的,最後可能一個人默默的就離開了。」

 

如果把心臟比喻成人體的君主,肺臟就是輔佐的宰相,它負責保護心臟。因此,當生命遭遇重大的挫折,為了不傷到心,肺臟會默默把悲傷吸納進來。「很多時候,這樣的悲傷和親人的死亡有關,包含在戰亂中失去兄弟姊妹,或在媽媽肚子裡失去孿生手足等等,甚至,媽媽懷孕的時候遇到親人死亡,也會將悲傷輸入孩子的意識裡,孩子長大後,可能根本不知道悲傷從哪裡來。」

身體想說的話 肺臟讓悲傷哭出來|魅麗雜誌 

人們常說,時間會治癒一切,情緒會在歲月的流逝中慢慢消失,但是,為什麼很小的時候、甚至在媽媽肚子裡的悲傷,會成為幾十年後肺病的根源?「因為悲傷是會累積的。你以為一生很長,過去的事已經過去很久了,那是線性觀念,你現在眼睛一閉,就回到你小時候,不是嗎?」

 

黃醫師表示,時間會沖淡情緒完全是錯誤觀念,「情緒其實一直都在,除非你去處理它、紓解它,或者因為受災、受苦、受難的過程去省覺、改變。如果你只是不管它,放在那裡只會越來越臭,不會越來越好。你感覺不到,只是因為大腦把它移到潛意識,像個黑盒子,只有你看不見,實際上它會在身體中不斷影響著你。」

肺臟

象徵保護心臟,能夠把悲傷表達出來的副手

它是幫助表達的器官

如果壓抑太多情緒沒有排解,就容易產生肺部疾病

 

(和上次的大腸大致相同,但加入了悲傷的部分)

內在訊息 建議解法

男女共通(陰金性格):完美主義、過度內斂、吹毛求疵,壓抑很深的悲傷

 

  • 女性(陰木性格):被別人壓抑、打壓別人、無法做決定、沒主見
  • 男性(陰土性格):固執、堅持自己的成見、很少相信別人,但一旦相信就會執迷

陰金性格:

  1. 多表達自己的意見
  2. 學著紓解情緒,可以透過能量舞蹈、說念、亂語的技巧幫助自己。可參照《黃鼎殷醫師15天抗癌計畫》

陰木性格:

  1. 培養寬厚的美德,有成人之美
  2. 把阻礙自己和別人成長的慣性打開

 陰土性格:

  1. 轉化固執的成見
  2. 練習當個yes man,接受不同的可能性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87/12月號】

身體想說的話 肺臟讓悲傷哭出來|魅麗雜誌

【《魅麗雜誌》官網;《魅麗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全球知名的漫畫「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作品,故事描述在一個有巨人的世界中,人類與其對抗的故事。劇情中的巨人以特殊能力的不同取名,有高達60公尺的超大型巨人;全身是毛的獸之巨人;還有能夠製造硬質化武器的戰鎚巨人等,其中還有一個女巨人,先不論為何性別可以當作特殊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新冠事件雪球般不斷膨脹,不但機師每日確診數,家屬也有染病與抗體陽性個案,昨(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遭問,航空機師同樣具有高感染風險,指揮官陳時中承諾將會討論,今(29)日宣佈,第1類與第3類資格同住者,與所有醫師機構工作人員與同住者,都可以接種公費AZ新冠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新冠事件不斷擴大,截至昨(28)日已有9位機師確診、2位機師血清抗體陽性、3位家屬染病,今(2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除1名華航諾富特飯店員工外,再確診2名本國籍醫師新冠陽性(案1121與案1122),另外,再檢出1名華航機師血清抗體陽性,確認1家5人都接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花蓮報導】鄭小姐因感覺頭部劇烈疼痛而到院就醫,檢查發現是腦動脈瘤破裂,且出現水腦及血管痙攣等問題,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李建輝醫師帶領醫療團隊,前後利用栓塞、放置引流管、抗痙攣藥物等手段積極治療,目前鄭小姐恢復情況良好,已順利出院。 40歲的鄭小姐工作是婚禮主持人,今年2月中突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