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跟著五星主廚辦年貨!

農曆年節快到了,少不了要買些應景的年貨,但你知道怎麼挑選美味又安全的食材嗎?跟著晶華酒店集團廚藝總監黃來發,挑選好食材、調理年菜的撇步,一定不會錯!
跟著五星主廚辦年貨!
街頭響起「恭喜發財」的歌聲,春節的氣氛愈來愈濃了,商店貨架堆滿各式各樣的南北貨,到底如何採買才能吃得健康又美味?挑選食材經驗豐富的晶華酒店集團廚藝總監黃來發教導怎麼辨別食材品質以及正確調理年菜的撇步,大家趕快學起來。

黃來發表示,烹調年菜時,經常使用金針、蝦米、香菇及竹笙等食材來提鮮,卻它們也是檢驗不合格率最高的食材,購買時,記得幾項原則,就不會買錯了。

★金針:選擇針體較粗、淡褐色、乾燥度夠的金針,摸起來有刺刺的感覺,避免顏色鮮豔(亮橘色或過白)或有刺鼻消毒水味,使用前先用冷水浸泡再扭乾,換水後重複浸泡2~3次,可去除化學藥劑殘留。

★蝦米:正常的乾蝦米應是自然的淡橘紅色,且無異味,若顏色太紅,應避免購買。

★香菇:挑選傘面呈深褐色、有厚度、菇型完整、蒂頭結實粗壯、帶有自然香氣的香菇;進口花菇較厚實,菇傘與內折完整,味道清香沒有霉味;烹煮前先泡水,可清除粉塵及殘留藥劑。

★竹笙:蕈柄及傘群完整、乾燥度佳、壓起來有彈性的竹笙品質較佳,若偏黃褐色、聞起來有酸味或刺鼻藥水味則不買;調理前,先以冷水浸泡,去除可能殘留的化學藥劑。

除了買得安心,黃來發建議,烹煮時遵守「五要原則」,即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可以避免交叉污染、抑制細菌生長,

北市衛生局表示,民眾選購年貨時,不要以外觀漂亮作為判斷標準,儘量選擇接近食物原色的包裝產品,避免添加過多化學藥劑的加工食品,掌握「五不原則」,即不買標示不清楚者、不買顏色過於鮮豔者、不買有異味者、不買來源不明者、不買包裝破損者,才能為家人的健康把關。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爽爆新聞網/記者林建鋒/台中報導 林姓高一男每餐得吃一碗公(約3碗白飯)才有飽足感,家長原以為是發育期不以為意,不料體重一路逼近破百大關,抽血檢查更發現肝指數超標,原本春節前打算要多運動,但年節吃太好,回診時體重不降反增,經超音波檢查診斷為「非酒精性脂肪肝」,醫師只得訂定鏟肉計畫,預防步上肝病三部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後首波第三劑疫苗預約,今(9)日正式開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統計,截至下午5點止,在年輕族群分流預約一開放後,完成預約人數已有107萬1431人,而第22期疫苗預約一共只提供154.5萬劑量能,情況還算踴躍,其中預約人數最多的還是莫德納疫苗,已經突破68萬人,...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諮詢專家/陳文君營養師 42歲的陳董是個年輕有為的企業家,患有慢性高血脂,平常都有按時服用藥物。最近幾週偶爾有頭暈現象,不過最近這一次,暈眩的時間續約20幾分鐘,講話咬字也有些不太清楚,坐下來休息一陣子,這些症狀就又慢慢消失了。一開始覺得應該只是工作太累的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