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超越「癲」峰 陪你繼續走一里!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走在路上,偶爾會看到街旁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的身影;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這些人常被視為異類,而現在,他們的症狀有了一個醫學名稱「癲癇」。台灣超越巔峰關懷癲癇聯盟理事長曾幼玲就曾受這樣的異樣眼光,走過心理陰霾和發病折磨的她,為了激勵更多癲癇病友與家屬,將自己罹病過程撰寫出書,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癲癇。

身為癲癇患者的曾幼玲表示,自己在國小四年級時第一次發病,由於發病症狀並不明顯,只有眼球上吊、嘴唇發白等輕微症狀,因此父母都以為只是不想念書、藉故發呆罷了!甚至還曾嘲諷道:「妳就是得了考試症!」

一直到國中老師注意到了曾幼玲的症狀,父母才帶著她到醫院檢查,確診罹患了癲癇。然而,因為不了解,家人曾跟曾幼玲提到,癲癇是很丟臉的病、千萬別讓其他人知道;加上發病時,常會受到來自周圍異樣的眼神對待,曾幼玲一直活在自卑裡。

隨著醫療品質進步,癲癇開始漸漸被大家認識。多年來,曾幼玲曾看過大大小小的醫院,甚至遇過醫師因為不熟悉、而亂開藥的狀況,治病的過程走得崎嶇;一直到民國80年在台北榮總接受腦部手術後,曾幼玲病情才大大改善。

為了幫助癲癇病友找出正確有效的治療方式、對症下藥,也為了讓民眾能更了解癲癇、打破社會的刻板印象,曾幼玲因此將自己罹病過程撰寫出書,娓娓道出自己的「癲」覆人生,希望能藉此鼓勵癲癇病友們勇敢走過。而該書的義賣所得也將全數捐給台灣超越巔峰關懷癲癇聯盟,繼續為癲癇病友們努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21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不少家長為預防子女近視度數飆升,讓孩子從小點睫狀肌麻痺劑,配合生活作息減少眼睛負擔,全方位防範不可逆的視力損失。然而,現在正值寒假期間,而假期往往是學童近視控制高風險的時間點;醫師提醒,千萬不要因為難得放鬆,就忘記點睫狀肌麻痺劑,讓近視度數失控!點藥姿勢、時間規矩做 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醫療技術純熟有目共睹,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高端醫美不僅強調高品質,更進一步走向客製化,診所創新經營模式,主打全方位美麗計畫,因而吸引不少海外消費者特地來台訂製理想外形。社交網絡資訊透明 免動刀、安全、有效為醫美首選 綜觀當今醫美市場,除了效果,消費者也重視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台灣有近視王國的稱謂,現代人又因為3C產品使用頻繁,更助長了眼睛相關病變,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傳統中醫認為,眼睛不好,和肝的氣血不足有很大關係;根據《金匱真言論》中記載,「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就指出眼睛所需要 的能量就是來自於肝臟,若是肝血不足,眼睛就容易疲勞以及視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喝母奶寶寶、或每日配方奶量不足1000cc的寶寶,從新生兒開始,每日補充維生素D400 IU。讓許多人感到疑惑,母奶不是嬰兒最好的天然食物嗎,為什麼還要添加維生素D?台灣母奶寶寶 8成以上維生素D不足2008年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純母奶寶寶每日補充維生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