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超恐怖!「心臟病」的6個前兆你一定要知道 ! 晚看了後悔一輩子!!


超恐怖!「心臟病」的6個前兆你一定要知道 晚看了後悔一輩子
(圖片翻攝sundiatapost



目前,心臟病可以說是一種富貴病、文明病,是「美國人的頭號殺手」。從1900年以來(1918年除外),心臟病一直高居美國人死亡率的第1位。

因為人們對心臟病認識不足,有時心臟已經發出某些警告,人們還渾然不覺。日前權威心血管專家提醒大家,及時注意心臟失靈的前兆,儘力爭取更多救治時間。另外平時還要注意為心臟減壓,同時要注意「傷心」的事不要做。

心臟的6個「求救信號」

1 、胸悶胸痛

美國杜蘭大學教授保羅•威爾頓博士表示,如果覺得胸口彷彿壓着一頭大象,最好立即撥打急救電話;覺得胸部肌肉有扯動感,說明可能有潛在心血管疾病;如果胸痛伴有放射到肩膀、手臂、頸部或下頜部的疼痛,一定要告訴醫生。

2 、呼吸短促

爬一段樓梯就氣喘吁吁,而過去從來沒有這種現象,應警惕心臟問題;躺下時出現呼吸問題,很可能是心臟瓣膜病的癥狀。

3 、流感樣癥狀

噁心、疲勞、怕冷、出冷汗等類似流感的癥狀,都表明供血不足。很多人都會有這些癥狀,但如果這些癥狀出現在活動後,就應該去看醫生。

4 、頭暈目眩

頭暈眼花和眩暈,可能是血管堵塞或心臟瓣膜疾病的徵兆,如果伴有心悸,則必須當心。快速站立時出現頭昏眼花,也可能是心臟異常的一個信號。

5 、疲勞或失眠

很多女性患者在心臟病發作的前一周,會感到異常疲勞乏力。

很多人心臟病發作之前出現「睡眠紊亂」。因此,突然格外疲勞或出現失眠,應該考慮心臟是否出現異常了。

6 、嚴重的腸胃不適

嚴重胃腸不適,也可能是心臟問題的一大信號。

研究表明,有些女性患者在心臟病發作前幾天,就會出現消化不良。但是很多人不會想到這與心臟病有關,並因此延誤病情。

心臟受損,後果很嚴重

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它是維持全身血液循環的動力之源。

它是人體最勤勞的器官,晝夜不停的工作,保證血液循環,將人體生存必需的氧氣和養分,輸送到腦、肺、胃、腸、肝臟等器官,維持它們各自的功能。

同時,它還能帶走身體的代謝產物,如二氧化碳、無機鹽、尿素和尿酸等,使細胞維持正常的代謝和功能。

一旦心臟功能異常,不僅會導致生活質量下降,還會影響身體其他器官,嚴重時甚至威脅生命安全。

心律失常是心臟功能異常的表現之一,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是房顫。

房顫主要表現為心房收縮功能喪失,心跳不規則。目前全球房顫患病人數為3350萬。

房顫最終造成兩個結果:

一是心臟不能很好地舒張,從外面抽回血的時間短了,泵出的血自然也少,多數血液積累在心臟里,容易引起心衰。

二是心房不收縮了,血流處於淤滯狀態,紅細胞、血小板容易沉澱下來,變成定時炸彈——血栓。

血栓可能突然掉落,如果隨血液進入腦部血管,很容易阻斷腦部供血,導致腦卒中;如果堵在腎臟里,就叫腎栓塞;如果堵在腸系膜血管,會造成腸系膜血管栓塞。

當心!這5件事最「傷心」

1、不良生活習慣

過多攝入甜食,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心肌梗死;加班、熬夜、睡眠缺乏會危害心臟健康;泡酒吧、徹夜狂歡、宿醉會對心肌造成傷害,增加心臟驟停的風險。

2、不良情緒

焦慮、抑鬱、悲觀等不良情緒對心血管病人也很不利,脾氣火暴、遇事愛着急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較高。另外,性格特別內斂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也較高。

3、吸煙

吸煙不僅危害呼吸系統,還會對心血管造成損害。每天吸煙1~4根,會顯著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吸煙史越長、吸煙量越大,對心臟功能的危害越大,二手煙同樣會損傷心血管。

4、有心臟病家族史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心臟病,其他家族成員患病的風險,高於沒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如果兄弟姐妹患有心臟病,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就要警惕,做到規律作息,均衡膳食,防止心臟病的發生。

5、工作太拚命

國外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每六年休一次假的女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比每兩年休一次假的人高出至少50%。

定期休假可以讓人從壓力中解放出來,也讓疲憊的心臟得到較長的喘息機會。

5種方法為心臟減壓

只要每天做出一點改變,就能保護好你的心臟,降低患心臟病的幾率。

1 、多吃果蔬

吃水果蔬菜有助於攝取多種營養,多吃富含鉀的白色果蔬,如梨、蘋果、黃瓜土豆、香蕉等食物,能將中風風險降低52%。

2 、隨時隨地多走路

如果無法抽出時間定期去健身房運動,那就想辦法增加步行的機會。工作中,爬樓梯代替乘電梯;去超市時,將車子停在距離出口較遠的地方,這些都可增加活動時間。

3 、讓牙更健康

牙周疾病與心臟病密切相關,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及牙周健康,能有效降低心臟病風險。

睡覺之前務必刷牙,並使用牙線清潔牙齒。刷牙時間必須保證3分鐘,否則就是走過場。成年人每年保證至少洗牙一次。

4 、定期檢查

每年定期體檢對發現早期心臟問題十分必要。建議從20歲開始,每五年檢查一次膽固醇,每兩年測一次血壓;從45歲開始,每三年測一次血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5 、心臟病患者平時一定要關注血壓變化,嚴格控制血壓。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注意排解壓力和不良情緒。

若 心中的怨氣無法及時得到宣洩,就會導致身體緊張,引發血壓上升,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危害,適度鍛煉有助於排解壓力和負面情緒,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以使壓 力緩解30%。 - 


文章引用自新唐人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失智症病患常有異於常人的行為,白天時照顧者時時在旁,問題可以及時解決,但若發生在夜間該怎麼辦呢?臨床觀察發現,失智症病患常見的夜間困擾,包括睡眠障礙、跌倒,可能增加照顧者的負擔。每100位老人中1人有失智症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職能治療師鄭又升指出,根據國內失智症盛行率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0多歲中年男性,10年多前,他開始感到視力漸漸模糊,就醫檢查確診為白內障,但因害怕手術而作罷;不料,日前發生眼睛劇痛,竟是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發作。雖然接受手術治療,但視神經已受損,不但視力無法復原,視野也受到影響,悔不當初。白內障及早治療 視覺品質改善更好專長白內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最近興起一波生酮飲食減肥熱,而這項減肥法是源自於矽谷工程師Dave Asprey一次西藏旅行啟發的「防彈飲食法」(The Bulletproof Diet),主要是藉由「防彈咖啡」與「生酮飲食」,來改善體重過重困擾。然而,體雕專家皮膚專科診所院長李承鴻醫師表示,「若要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使用第三代TKI標靶藥物 生活品質可提升使用TKI標靶藥物治療中的肺癌因為抗藥性產生轉移後,化療已不再是唯一的選擇!一位40多歲的公務員許先生,四年前罹患晚期肺癌,因其EGFR基因突變,使用第一代TKI標靶藥治療效果良好。直到去年,許先生出現頭暈、抽筋及視力模糊等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