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警惕!放屁太多、太臭不是小事!是身體發警訊了!

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正常情況下,人平均每天會放13~21個屁。然而,完全沒屁、放屁太多、屁味太臭都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報」,提示你可能身體特別是胃腸道有異常。

警惕!放屁太多 太臭不是小事!是身體發警訊了! 

1.放屁過多,提示胃腸道「超載」。

  進食過多的澱粉類食物,如甜食、紅薯、土豆、麵食等,使腸菌產氣過多,導致放屁增多,糞便量加大。這樣不平衡的飲食要調整,要增加蛋白質、蔬菜類食物的攝入。

  特別是當人脾胃功能變差,消化功能受到影響時,也容易出現消化不良,導致腸道細菌發酵快,排屁增多。此外,胃腸道疾病或全身器質性疾病也可能出現放屁過多,特別是除了放屁多,還伴有腹痛、腹脹、腹瀉、便血、消瘦等任一症狀,就要及時到消化科就診。

2.放屁很臭

  攝入大蒜、洋蔥、韭菜,或蛋白質食物過多,出現臭屁比較常見。然而,除了放臭屁外,還出現腸絞痛、裡急後重、發熱等症狀,警惕是否腸道細菌感染;屁帶腥臭味,或是消化道出血,如果同時伴有糞便帶血、持續便秘、腹瀉、體重下降、老是感覺有便意,可能是消化道腫瘤。

3.長期沒屁放

 

  新生兒不放屁,到兒科檢查是否為無肛症或肛門發育不全。成人沒有屁放,小心腸套疊、腸扭轉、腸梗阻;如果同時伴有腹部脹氣,警惕肛門、直腸出問題,如炎症、腫瘤、便秘、痔瘡等。

 

相關推薦

▲第8輪預約一開放,預約平台又出現「登不進去」當機狀況。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要打AZ第二劑的人,手腳可不要慢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https://1922.gov.tw/)第8輪預約今(10)日上午10點正式開放,只要是AZ第二劑接種間隔已滿...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70歲葉先生長期下背痛,雖曾動過脊椎減壓手術,但效果不如預期,日前檢查後發現有腰椎椎弓解離、脊椎滑脫等狀況,考量同樣位置如重複手術有神經沾黏造成術中神經損傷的高度風險,評估後建議「躺著開刀」,先由腹部經後腹腔置放椎間體支架,再從背部置放骨釘,不僅改善惱人下背痛,也...

閱讀詳情 »

桃園市長鄭文燦晚間透過臉書表示,桃園實施強化版二級管制,持續延長至9月23日,包括醫院及長照機構停止開放探視、陪病及陪伴者限1人等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月3日時宣布,因應境外移入Delta變異株疫情,至9月9日,強化桃園市COVID-19第二級疫情警戒相關措施,請民眾落實遵循。對此,桃園市長鄭...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國產高端疫苗第六輪開放施打,網紅四叉貓(劉宇)在接種後兩周檢驗抗體,9/8在其FB公布結果顯示,自己是8月23日打第一劑高端,15天後、9月7日抽血,掛號費加檢驗費共1250元,檢驗結果IgG數值是35.4AU/mL,抗體數值偏低,但他也好奇,參考數值50以上是否指兩劑都打完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