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警告!家裡常用號稱純天然的「這種油」竟然是混油還有加化學香精,而且含有劇毒會毒殺人體,一定要趕緊扔掉!

警告!家裡常用號稱純天然的「這種油」竟然是混油還有加化學香精,而且含有劇毒會毒殺人體,一定要趕緊扔掉!

圖片截自楚天都市報以及今日頭條,下同

食以油為先,每天炒菜我們都要用到油,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油的品質好壞,和我們吃到嘴裡食物的安全程度息息相關。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對於油的關注越來越多,然而,近些年關於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很多消費者已經不太相信貨架上的食用油,轉而去買一些“純天然無污染”的土榨油。據悉,廣西梧州、廣東肇慶兩地非法的商家,正好利用了這點心理,開設了所謂的“純天然”壓榨油作坊(現場製作、邊做邊賣),親眼看著清澈的油脂流進瓶子,好像確實安全可靠,而且價格相對超市還便宜不少。可實際呢?這樣的食用油,真的更安全靠譜嗎?

警告!家裡常用號稱純天然的「這種油」竟然是混油還有加化學香精,而且含有劇毒會毒殺人體,一定要趕緊扔掉!

所謂“純天然”花生油到底有何貓膩?

你可能想不到,這樣的“純天然”壓榨花生油,其實絕大部分花生油裡,摻入棕櫚油的比例高達70%-80%,更有甚者花生油比例不到5%。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這樣的花生油還是會有其特有的純正香味呢?原來,為了吸引顧客,不法商家還要往油裡添加了花生油香精,只要一滴,香飄四溢。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就能明白所謂“純天然”花生油,其實是大部分棕櫚油+少的可憐的花生油+香精,經過專業食藥監局檢測,這樣的油中黃麴黴毒素超標3-4倍,而黃麴黴毒素毒性強,不易分解,對人體健康百害無一利。

警告!家裡常用號稱純天然的「這種油」竟然是混油還有加化學香精,而且含有劇毒會毒殺人體,一定要趕緊扔掉!

花生油中黃麴黴毒素的來源於危害

黃麴黴毒素主要是由黃麴黴和寄生麯黴等真菌產生的一類有毒次生代謝物,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中,特別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產品,尤其是黴變的花生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正規的花生油生產企業首先必須要對花生原料進行嚴格挑揀,防止使用黴變的花生。但在這些油作坊裡,花生原料一般就堆放在牆角(極易黴變),榨油時,有的油作坊就把花生直接散落在地上,不經過任何挑揀就直接鏟進榨油機裡。

警告!家裡常用號稱純天然的「這種油」竟然是混油還有加化學香精,而且含有劇毒會毒殺人體,一定要趕緊扔掉!

這些油當中檢測到的是黃麴黴毒素B1,這是一種毒性非常強的化學物,毒性相當於鶴頂紅的68倍,相當於氰化鉀的10倍,也就是吃一點點就會死掉;同時它也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一類致癌物,是苯並芘致癌性的4000倍。當人攝入量大時,可發生急性中毒,出現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膽管增生。當微量持續攝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長障礙,引起纖維性病變,致使纖維組織增生。大量研究結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和黃麴黴毒素B1協同致肝癌作用,兩者共同作用更易引起肝癌發生

警告!家裡常用號稱純天然的「這種油」竟然是混油還有加化學香精,而且含有劇毒會毒殺人體,一定要趕緊扔掉!

如何安全選購花生油?

1、選擇正規管道銷售的預包裝食用油,不要買來路不明的散裝食用油。自榨散裝花生油和一些小作坊生產的瓶裝花生油,由於其加工簡單粗糙,加之花生原料品質不夠好,花生油中的黃麴黴毒素很容易超標。市面上流通的絕大多數食用油都是品質合格的,只有極其少數的食用油檢出黃麴黴素超標,且基本都是散裝食用油

2、購買散裝食用油時,要選擇有食品標籤標識,標注有油品名稱、配料種類、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廠址、聯繫方式的產品。

3、花生油不宜儲存太久,開蓋後的花生油儲存太久容易被黃麴黴毒素污染。

文章來自今日頭條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未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的年輕女士,因長時間使用手機追劇,導致左眼眼前內側上方有一塊陰影,且不僅看東西緊緊跟著,還感到厚厚的感覺,擔心是黃斑部病變,因此就醫檢查,進一步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左眼急性黃斑部份玻璃體剝離,且有部分纖維化後膜粘連在黃斑部外側,才使患者眼前感到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2例境外移入及1例本土。本土個案為30多歲女性(案379),近期無出國史,平時活動地以住家及周邊地區為主。個案於4月4日出現發燒、流鼻水症狀就醫,由醫院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初步掌握...

閱讀詳情 »

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第11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根據國健署最新105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每天約有41個人罹患大腸癌,每年約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死亡人數約5千700多人。但事實上,大腸癌不難預防,也並非絕症;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1/2的大腸癌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習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檢測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目前台灣仍採用核酸檢驗(PCR)方式,單檢驗就需要3至4小時。而面對新冠肺炎有可能成為常態化疾病的趨勢,30分鐘內能看到結果的快篩試劑就變得非常必要。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防醫學院合作開發出新冠肺炎快篩試劑雛形,最快3個月能完成食藥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