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調整你全身的小毛病 輕鬆掌握健康人生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養生、也尋求各種養生方法與知識,但仍忽略其實養生既不複雜也不困難,只要簡單動動手指,就可隨時隨地幫助自己達到「養生」的功效。

劉吉豐博士將多年來的授課精華,以西醫理論結合中醫經絡的手指健康操,調整你全身的小毛病,輕鬆掌握健康人生。根據五行自然養護法則,每根手指頭都各自連接不同的內臟部位,多按摩一下,就可以加強血液循環,改善身體上某些部位的不舒服感。依照不同的體質來對症下藥,平常在家裡,也可以趁著休閒時間按摩手指,輕鬆達到養生功效。



5指養5臟,雙手救健康!每天5分鐘,長命又健康!

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雙手可作為身體營養以及氣血運行的基準。老祖宗的醫術裡,中醫可透過目視、觸摸雙手以了解身體的循環、機體健康狀況。《黃 帝內經》指出,人體臟腑的任何變化都可以通過身體的特徵反映出來。手掌作為與人體各系統聯繫最為密切的器官,自然更能準確且及時地反映機體內部的活動狀 況,反映出人體尚未暴露出來的種種潛在疾病。

2013年遍存於食、衣、住、行各層面的造假事件,讓民眾陷於極度不安,不知如何選擇消費;但是保健的事不能只靠醫生,再者長期憂心容易招來病痛,因此提供預防醫學知識為主軸,期望大家習得以手指健康操養心調身的基本功,可以遠離疾病和藥物。

 

在劉吉豐博士長期研究自律神經醫學知識領域,發現現代人在生活、工作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多有失眠、憂鬱、頭痛、提早老化,甚至罹患癌症的問題,這都 可以歸結為自律神經系統失調,因為當系統中的交感神經因壓力而過度反應時,不但形成發炎現象,易致癌症上身,主掌活力泉源的副交感神經也會受到壓抑而低 下,造成身體疲累而無法入睡的狀況。

醫學,源於自然。劉博士一直都以自然為師,在生活中落實時程以及生息之道,期待可以走向道家無為的生活,因此特將傳授調整種種失調現象的小撇步,依 據中醫理論「五指通五臟」,意即人的五指從大母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到小指,依序掌理脾、肺、心、肝、腎五大臟器,透過適切的按摩手法,可以強化臟器功 能,這套簡易的五指健康操,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五臟的按摩師,調理好自身健康。

 調整你全身的小毛病 輕鬆掌握健康人生

各位讀者可以從

面對 第一章 「手」中乾坤秀健康

  • 你的身體狀況、五臟六腑的健康與否全都顯露於指甲、手溫、掌色之中。
  • 手部密訊大公開,掌中穴位貫聯身體小宇宙。

了解 第二章 求醫不如求己 了解你的小毛病

  • 你的毛病從何而來。
  • 從小毛病到生病,不要忽視了它。
  • 自律神經是人體強大的自癒能力系統。

解決 第三章手指健康操;常見疾病「消」

  • 70種以上常見毛病的手部穴位按摩法,每天5分鐘保健你一生。
  • 拯救擾人的小毛病,靠自己雙手 。

調整你全身的小毛病 輕鬆掌握健康人生

《健康Give Me Five! 手指健康操》作者簡介 

劉吉豐 博士
一、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西醫結合醫學博士

二、現職 :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中西醫結合護研所專任副教授
台灣健康促進與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世界中聯中醫心理學會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世界中聯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三、經歷:
1.中國山東中醫藥大學博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委員
2.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中醫師考試及格
3.美國自然醫學醫師
4.中華民國保健推廣協會理事長
5.台灣抗老化學會理事長
6.人間衛視『節氣養生』節目主持人
7.TVBS 健康兩點靈 節目專訪
8.東風電視台 女人要有錢 節目專訪
9.東森電視台 57健康同學會 節目專訪
10.三立電視台 女人好犀利 節目專訪
11.中天電視台 小燕之夜 節目專訪

佛光山現代醫學論壇 主持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94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許多人周間忙碌,每天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只好利用周末來補眠。《當代生物學》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指出,周末補眠恐怕沒有用,反而還可能惡化身體代謝。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教授Kenneth Wright指出,周末與周間不規律的作息,長期累積下來可能對身體有害。睡眠不足 易引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今(108)年2月21日因技術性杯葛,缺席世衛組織(WHO)2019-2020年北半球季節性流感疫苗選株會議。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教授黃立民指出,各地情報是世衛成功的關鍵,台灣參與世衛會議是必要的,對全球防疫也會有貢獻。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周慶明表示,恐...

閱讀詳情 »

如果你在用餐後散步十到二十分鐘,你體重減輕的速度會比在餐前走相同的距離還要來得快。為什麼?因為餐後散步會讓你的生命監控系統感知你正往下一個營地或狩獵場移動。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用餐後散步十到二十分鐘,體重減輕的速度會比在餐前走相同的距離還要來得快。為什麼?   監控系統不會知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長者朋友經健康檢查發現自己的骨密度不足,有骨質疏鬆狀況,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此外,女性由於更年期,更提高了骨鬆風險。對此,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理事長、基隆長庚醫院暨情人湖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陳芳萍說明,女性應在中年開始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積極預防骨鬆發生,更勝於未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