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誤穿悶熱發熱衣 男大生悶出一身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寒流來襲,天氣好冷!不少民眾都喜歡穿件發熱衣保暖,但皮膚科醫師提醒,發熱衣十分貼身、材質又比較不透氣,若沒有吸濕排汗的功能,便容易導致皮膚出現紅疹、黴菌孳生、甚至汗斑遍布的情況!日前就有一名20歲的男大生,因身材高瘦又怕冷,在寒流來襲時穿了一個禮拜的發熱衣,沒想到胸、背部卻長滿了像地圖般花花綠綠的汗斑,所幸在擦了一個月的藥膏後,症狀已獲得改善。

到底發熱衣的原理是什麼呢?負責診治該名男大生的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發熱衣和一般傳統衣物最大的差別在於「材質」的不同!傳統衣物多半都是棉質;而近幾年很夯的發熱衣,則是一種添加特製合成纖維所織成的保暖衣物,材質普遍較為輕薄柔軟,市面上使用的材質分別有中空纖維、紅外線等;還有部份產品就使用以吸收濕氣,放出凝結熱原理的聚丙烯酸酯〈Acrylate〉發熱纖維,讓大家在穿了發熱衣後,能透過這些特製纖維,透過身體散熱時,表皮散發的水分共振,進而轉化為熱能,達到保暖功效;一般來說,發熱衣通常溫度上升平均約3-5度左右。

然而,趙昭明醫師指出,發熱衣雖然摸起來輕薄,但為了保暖需求,材質通常都比較貼身、不透寒風設計。當活動量較大的時候,便容易讓人冒汗,穿著貼身但不透氣的發熱衣會將汗水悶著,形成悶熱潮濕的環境,造成皮膚表面的毛孔阻塞,因此便容易滋生黴菌,引起皮膚發癢、長溼疹、汗斑等皮膚疾病,甚至有不少女性因為穿了較為不透氣的保暖內搭褲,導致私密處感染黴菌而發炎。

發熱衣穿著上很難與外套一樣作到穿脫便利,一天穿著時間至少8小時以上,吸濕排汗就成為主要重點。目前坊間市售發熱衣大多沒有針對吸濕排汗特別設計;不過也有衣料中含機能性纖維,具吸濕排汗、除臭抑菌的發熱暖暖衣;對於想要保暖,又不想讓皮膚病找上門,趙昭明醫師建議,活動量較大、體質較敏感、皮膚容易過敏、或已有長汗斑的民眾就比較不建議穿排汗效果較差的發熱衣,倘若穿了以後熱得冒汗,也應拿乾爽的手帕或毛巾輕輕擦拭汗水,才不會讓汗一直悶著,反而悶出病來!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04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常聽到長輩說「食不下嚥」、「食物太硬咬不下去」等在飲食上的問題,高齡者因咀嚼功能退化、飲食習慣和多重用藥等,造成飲食不均衡、營養攝取不足等現象,嚴重者還可能有肌少症、衰弱等情形發生。國民健康署為了照顧高齡者的營養,參考國際作法,並根據國內飲食習慣和在地食材,發展高齡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進入歲末「跑趴季」,你難免大啖美食,甚至與朋友家人暢飲酒精飲料,結果隔天醒來,全身無力,肌肉痠痛,甚至頭痛不已,出現熟悉又痛苦的「宿醉」,趕緊搜尋解宿醉秘方,硬著頭皮去上班,後悔不已。事實上,目前仍沒有有效解宿醉的方法,但宿醉還是有辦法避免。宿醉症狀有這些 喝越多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四名的腦血管疾病,每年奪走約1萬多人的生命,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一名77歲王爺爺(化名)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日前在家中發現肢體無力,疑似腦中風現象,家人緊急撥打119好在消防人員處理得當,送抵雙和醫院施行靜脈血栓溶解劑,所幸治療後,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連假將近,加上寒冷天氣,朋友約吃火鍋、公司尾牙聚餐,大小聚餐不斷,千萬別仗勢年輕「百無禁忌」的吃!過量加工或高糖、高脂肪飲食,除了會增加肥胖、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也和憂鬱情緒有關。根據一份2019年10月發表於線上《PLOS ONE》研究指出,增加水果、蔬菜、魚和橄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