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 病友辦攝影展

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 病友辦攝影展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統計,國內約有16萬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此一自體免疫系統疾病,若未妥善治療,可引發關節持續發炎及破壞。為讓民眾透過視覺感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帶來的影響,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特別舉辦攝影展,邀請大家一起來關懷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因為關節疼痛腫脹,進而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利,連簡單的瑣事,都要耗費比一般人2倍以上的時間完成。為了讓一般民眾關注這群的病人,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拍攝了20組震撼的黑白照片,分別是「牽手」與「情境」兩個主題,以病患變形的「手」表現對生活帶來的影響。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發炎性自體免疫疾病。關節和關節四周的構造,會逐漸被慢性與增生性發炎所破壞,而以增生發炎之滑膜組織,更替被涉及的正常構造組織。患者不但關節疼痛,可能關節會逐漸變形甚或造成失能。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會有關節以外其他器官的症狀,如乾燥症候群、血管炎、心臟與肺部侵犯、及併發骨質疏鬆,且因發炎而明顯增加早發性動脈硬化與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指出,攝影展從去年(2014)11月起至今年(2015)2月在台北站前地下街(捷運台北車站)、Z1(承德路)及Z9、Z10(重慶南路)出口方向牆面展出;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一起響應活動,今年度(2015)1月1日起至2月25日在新北市雙和醫院大廳展出;1月5日起至2月4日高雄捷運美麗島站穹頂大廳同步展覽。

攝影展現場也提供互動區鼓勵大家拍照,不論是拍下牆上的照片、牽起畫面中的手,或是跟身邊的人在畫框處留下身影,並打卡分享至社群平台都是表達關心的方式,或是可至協會網站點選喜愛的照片分享至社群平台。該協會並期望,透過增加大眾的知曉度,能讓更多潛在的病人得以及早發現、治療,而且用藥千萬不能中斷,才能遠離殘疾的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16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幫助媽媽在懷孕期間減緩腰痠背痛情況,及解決寶寶出生後該如何正確洗澡的問題,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邀請婦產部、護兒中心、物理治療師等團隊,教導新手爸媽們如何溫和地幫寶寶沐浴及懷孕期的舒緩運動。物理治療師蔡子涵指出,媽媽在孕期中,會出現體態上變化、重心轉移,若肌力不夠,就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醫學進步,癌症治療效果也逐漸提高,尤其近年來放射治療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臺中榮總放射腫瘤部醫師劉怡君指出,銳速刀、螺旋刀、光子刀、威力刀等,這些機器在放射治療技術精進、劑量率提高等各方便功能提升,也提供給患者更精確且安全的治療方式,且副作用相對也降低,是患者一大福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2歲簡女士,中風半邊癱瘓,造成左手臂無力、肩膀抬不高、手指頭無法完全打開,生活中很多事情只能靠右手操作或需要別人幫忙,左手幾乎沒有功能,需要長期復健;中風後,手功能的恢復特別緩慢,很多病人恢復了走路能力,但手部仍然無法抓握物品,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科技復健 活化大腦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跌倒是銀髮長者常見的居家意外!85歲的廖老先生,日前就是因在家踩小凳子換燈泡,不慎跌落而斷3根肋骨,緊急治療後需再靜養一個多月才能逐漸復原。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急診醫學科游秉勳主任表示,很多來急診就醫的長者,都是因為不想一點小事就麻煩子女,或是子女剛好不在家,所以就自己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