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認識胎位不正|媽媽寶寶

 

認識胎位不正

文/曾詠蓁採訪諮詢/萬芳醫院副院長許淳森醫師

胎位不正是許多孕媽咪必須採取剖腹產的原因,為何會發生胎位不正?如真的發生胎位不正又該如何處理?想要自然產的媽媽,對於胎位不正需要有更多了解。

認識胎位不正|媽媽寶寶

萍萍懷孕8個月了,但是產檢的醫師告訴她:胎兒的頭還沒有轉過來,所以有可能需要剖腹產。這讓萍萍覺得有些擔心,她希望以最自然的方式生產,卻可能無法如願,還好醫師說最後兩個月內胎兒還是有可能轉過來,她現在每天都在跟肚裡的胎兒喊話,希望寶貝聽到媽媽的呼喚自動轉身。

 認識胎位不正|媽媽寶寶

什麼是正常胎位

萬芳醫院副院長許淳森醫師表示,女性在懷孕28週前,肚裡的胎兒是處於在羊水中漂浮移動的狀態,所以位置可能隨時在改變,但是愈接近生產至32~37週時,胎兒逐漸變大,而正常的子宮呈梨型,就是下面靠子宮頸的地方比較小,而上面的子宮頂空間比較大,所以胎兒自然會順著子宮的形狀調整位置,頭朝下,臀部與會活動的雙腳則在空間較大的子宮上端。

認識胎位不正|媽媽寶寶

一直到分娩的那一刻,多數的胎兒會以胎頭靠近恥骨或肚皮附近,臉朝下,生產時頭部可先出來的姿勢,這是正頭位,也就是正常的胎位,這樣的胎位最有助於順產,97%的孕媽咪生產時都能有正常的胎位。

 認識胎位不正|媽媽寶寶

胎位不正的形態

在古代,胎位不正常是造成難產的原因,胎兒與孕媽咪都有可能因此死亡。直到現在,約有3%〜5%比例的孕媽咪在生產時有胎位不正的問題,可能有以下的形態:

臀位

胎位不正最多的情形為臀位,這時胎兒的臀部在下,頭部在上,類似坐姿,可根據胎兒腳的位置再細分為伸腿臀位、完全臀位、足式臀位等。

橫位

胎兒的身體朝向產道,呈現橫躺的姿勢,這種型態的胎位不正只能採剖腹產一途。

顏面位

有些寶寶雖然頭在下面,但是臉部卻是朝下的,面對子宮頸口,若仍由陰道生產,先露出的部位是臉,因此稱為「顏面位」。除了顏面位,還有些狀況是額位(額頭在下方)、枕骨朝向媽咪臀部的「枕後位」,這些情況是生產時胎頭進入骨盆腔後才能發現的胎位異常,會使陰道生產發生困難,因此會有緊急改採剖腹產的狀況

認識胎位不正|媽媽寶寶

 

 

【完整全文刊載於2014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www.mombaby.com.tw》官網;《媽媽寶寶-懷孕、生產、育兒 www.facebook.com/mombabyfans 》粉絲團。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藝人李明依驚傳透過健檢發現罹患甲狀腺癌,緊急動手術治療,事後透露早已知有甲狀腺結節,但一直不以為意。醫師提醒,女性罹患甲狀腺癌機率高3倍,平常多注意身體上的警訊,包括出現脖子局部腫大、頸部疼痛、吞嚥困難、持續性咳嗽、聲音沙啞及呼吸困難,尤其甲狀腺結節雖常見卻可能藏有甲...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敦睦艦隊磐石艦染疫官兵休假一下船幾乎玩遍全台,光是細胞簡訊就發出24萬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表示,針對目前確診的28人,衛生單位已掌握接觸者共692人。最新採檢結果進度已有64人完全採檢,其中40人陰性、24人檢驗中。 指揮中心指...

閱讀詳情 »

▲(照/北醫附醫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五一連假腳步近了,但受到敦睦艦隊爆發疫情影響,看來民眾最好還是乖乖宅在家,但宅在家又怕不健康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今(22)日就推出「全民防疫居家運動GO!GO!GO!」LINE官方帳號,民眾只要加入後即可跟著專業復健治療師錄製的影...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敦睦艦隊染疫官兵放風足跡遍布全台,讓各縣市緊張到紛紛喊出「封城」準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回應,能了解地方政府基於保護居民的關心跟作為,但陳時中強調「現在談到封城,距離有點遠」。 繼新北市長侯友宜開出第一槍,進行「封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