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認識生酮飲食(上)|全民愛健康 飲食篇16

認識生酮飲食(上)|全民愛健康 飲食篇16

夏日來臨,減重、減脂又再度成為民眾關注的重點之一,怎麼吃才能有效減脂?資深營養師袁毓瑩表示,生酮飲食被視為具有良好減脂效果的飲食方式之一;然而,力行生酮飲食須搭配嚴格的飲食控制,並建議由營養師或醫師監控個人身體狀況,以利維持健康。

 

認識生酮飲食(上)|全民愛健康 飲食篇16

 

生酮飲食 (Ketogenic diet) 過去是用以治療癲癇、癌友的飲食方式之一;然而,力行生酮飲食後,往往伴隨著體重減輕、脂肪減少的效果,故後續亦被用為減重的飲食療法之一。

 

以身體熱量攝取及消耗的角度來看,一般飲食的熱量來源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包含澱粉類食材、蔬菜、水果等),而以蛋白質及脂質為輔。人體與大腦消耗熱量也以碳水化合物轉換成的葡萄糖為主要來源,當體內葡萄糖、肝醣都消耗殆盡時,才會將脂肪轉換成酮體 (Ketone body) 作為身體熱量來源,達到減脂的效果。

 

而生酮飲食就是模擬此類運作模式,僅從飲食中攝取極低的碳水化合物,並大幅提高脂質的攝取量,作為身體主要的熱量來源,讓身體自然消耗體內脂肪,進而達到減重、減脂的效果。

 

然而,實行生酮飲食最大的挑戰就是必須嚴格控制飲食內容,也是減重成效的最大關鍵:

 

1.碳水化合物:佔一日飲食5%以下,一日僅能食用20至50克的澱粉,約為半個拳頭大的馬鈴薯或1/4碗飯量。葉菜類亦含有碳水化合物,若三餐都有吃菜者,純澱粉類食材更應減少攝取;而水果的含糖量高,則需嚴格禁止。

 

2.蛋白質:約佔一日飲食20%,牛排、雞肉、魚、海鮮、蛋類等都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

 

3.脂質:佔比高達75%以上,建議可從椰子油、橄欖油等優質油脂中攝取,或選擇富含脂質的食材,如酪梨、起司、無調味堅果等。

 

除上述原則外,乳製品(奶油與起司除外)、甜味蔬食(胡蘿蔔、甜菜根、番茄等)都應積極避免,且食材烹調方式也應以簡單調味為原則,避免使用大量的鹽、糖調味,以免破壞營養素攝取比例。

 

此外,袁毓瑩營養師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適用生酮飲食法!若有糖尿病、腎臟疾病或其他特殊健康問題者,應先諮詢醫師的診斷與飲食建議;即便是健康狀況良好者,亦建議遵循營養師的飲食處方,以期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資深營養師 袁毓瑩

 

延伸閱讀:

【認識地中海飲食】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040

【認識得舒飲食】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056

【認識麥得飲食】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059

【淺談低醣飲食】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147

【認識阿金飲食減重法】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154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認識生酮飲食(上)|全民愛健康 飲食篇16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糖尿病患人數已超過220萬人,糖尿病最怕併發血管病變,其中又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常見,躍居成年人失明的三大元凶之一,但糖尿病患平均眼底檢查率不到一半,為打破這個瓶頸,台大醫院今(23)日宣布與宏碁公司合作開發出國內第一個獲...

閱讀詳情 »

面對壓力,請你這麼做 壓力反應是地球上所有物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它對物種的延續非常重要,也非常的頑強。畢竟,我們身上萬一缺乏了這種原始反應,將會危及到我們的生存。 但反過來說,就是因為壓力反應這麼頑強,我們對存在身邊的大小事物會不斷地產生不恰當的反應,並且不斷累積,最終壓垮自己。壓力反應有個特性,它的...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杏輝官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知名藥廠「杏輝」旗下藥品出包數量持續再擴大!繼日前有6款痘痘、痔瘡、感冒等用藥,因為持續安定性試驗不合格下架回收之後,食藥署最新藥品回收又多了14款藥品,從美白軟膏、暈車藥、咳嗽糖漿到眼藥水都有,有的同樣效期未到療效就降低,有的則是軟膏外...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衛福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一處「無牌」養護所,今(22)日發生火警造成2名長者死亡,1長者命危。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現行法令規定,住宿式的長照機構要設立,一定要事先申請許可,否則開罰6萬到30萬元罰鍰,且可以按次處罰,並公布機構負責人的姓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