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誇張!小五男童得脂肪肝!原來是因為天天吃『這些食物』!專業醫師建議......

誇張!小五男童得脂肪肝!原來是因為天天吃『這些食物』!專業醫師建議......
(本圖翻攝自medscape)

據蘋果日報報導有小五男童竟得了脂肪肝

網路上曾經熱傳:喝醉一次,就相當於得一次輕度肝炎。這個說法雖然並不準確,但喝酒過多、過猛的確很傷肝。

美國肝病學會就曾指出:每天飲用酒精超過60克並持續5年以上的人,90%會發展為脂肪肝。還有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脂肪肝是原發性肝癌發生的可能原因之一,脂肪肝患者的肝臟較正常肝臟更容易進展為肝癌。

恰逢年底將至,很多上班族被各種應酬、飯局纏身,要小心:喝酒助興熱鬧了餐桌,卻傷害了肝臟!

喝酒為什麼會導致「肝包油」


脂肪肝,又稱肝內脂肪變性,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肝細胞內脂肪蓄積過多,脂質儲存量超過肝濕重的5%。通俗地說,就是肝細胞內有脂肪的顆粒積在裡面,即所謂的肝包油。

誇張!小五男童得脂肪肝!原來是因為天天吃『這些食物』!專業醫師建議......
(本圖翻攝自微信,下同)

日常生活中,酒精是導致脂肪肝的病因之一。

乙醇進入人體後,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對肝細胞有直接的毒副作用,會使肝細胞發生變性和壞死。

酒喝得越多,越容易導致酒精性脂肪肝。男性長期每日平均飲酒的酒精量40~60克,女性20克,都有可能得酒精性肝病

誇張!小五男童得脂肪肝!原來是因為天天吃『這些食物』!專業醫師建議......

具體來說,每日飲酒折合酒精量80~150克(每日飲酒量 x 所含酒精的百分比,大致可計算出其克數),連續5年就會造成肝損害

每日飲酒折合酒精量200克,延續10年會導致脂肪肝

大量飲酒在20年以上,40%~50%會發生肝硬化

除酒精外,肝炎病毒、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也可導致脂肪肝的發生。

一旦發現患了脂肪肝,要及時進行對症治療,否則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現生命危險。

記住5點 讓你遠離脂肪肝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酗酒者、肥胖症者、糖尿病者、高脂飲食者不斷增多,不合理的減肥造成的營養不良性脂肪肝也有所增加。那怎麼預防脂肪肝的發生?

1
合理膳食結構

按照大陸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結構安排膳食,即以植物性食物為基礎,配合適量高蛋白、高能量食物,嚴格限制高脂肪食物,防止熱量過剩導致的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發生。

另外,營養的合理搭配,可防止因缺少某些成分所致的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2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早餐吃飽吃好,中餐吃好,晚餐適量不要過飽;少吃零食,尤其是甜性零食;限制飲酒,尤其是長期飲酒。

對常年酗酒者,徹底戒酒是預防酒精性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的唯一方法。

3
避免服用會致肝損害的藥物

不要自行服用會造成肝損害的藥物,如四環素類藥、激素類藥、降血脂藥物,以防藥物性脂肪肝。

4
適當進行體育運動

可以進行體育鍛鍊,以低強度、長時間的有氧運動為主,以鍛鍊全身體力和耐力為目標,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避免熱量轉化為脂肪儲存於體內。

5
定期體檢,肝臟超音波、CT或Fibroscan可診斷



脂肪肝早中期常不伴有症狀,容易被忽視而未能及時治療,絕大部分都是體檢時才發現的。

因此,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可能有以上疾病家族史的人,要定期體檢,以便及時發現脂肪肝而早期採取防治措施。

目前,肝臟超音波、CT或Fibroscan是診斷脂肪肝的可靠手段,脂肪肝的診斷標準就是依靠脂肪肝在影像學上的特徵性改變而做出的。

Tips每日飲酒量建議

中國營養學會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

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相當於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的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
成年女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g,相當於啤酒450 mL,或葡萄酒l50mL,或38°的白酒50g。

「本文轉載自微信」

更多精彩文章:

A型血應多吃青菜、O型血應多吃瘦肉!?各血型應注意的保健寶典!誇張!小五男童得脂肪肝!原來是因為天天吃『這些食物』!專業醫師建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多吃蔬食不只對身體健康有益,還能減少過年大魚大肉後造成腸胃負擔!過年時免不了大魚大肉,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分享吃素經驗時表示,蔬食可改善慢性疾病,且對環境較友善。營養師黃靖琇建議,年菜可多用蔬菜擺盤,醬料用水稀釋,並用天然辛料取代鹽分,助民眾度過一個豬年吉祥又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北部成立重粒子癌症醫療中心,癌症病患新希望!重粒子癌症治療是一種先進的放射治療,不同於傳統放射治療採用高能量X光或電子束,利用加速器加速碳離子,能深入人體組織內,藉由精準定位,釋放聚集能量摧毀癌細胞。臺北榮總籌建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預計在2021年中進行臨床試驗。惡性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基督教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宣教士逝世36周年紀念感恩禮拜,日前在該會的花蓮習藝所舉行,孫理蓮當年投入山地醫療從花蓮開始,也是培育原住民護理、裁縫和褓姆等專業領域的發源地,台灣第一個原住民產院也在該地。助近百萬台灣失依孤兒與弱勢家庭孫理蓮創立台灣第一個立案的基金會,至今芥菜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心臟為人體運作的重要器官,推動血液至全身;若心臟缺乏彈力,「心臟衰竭」可能造成生命危險,出現急性休克等情形。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許志新提醒,留意喘氣及水腫等徵兆。非單純老化 務必留心黃金就醫期許志新說明,人體的心臟如同幫浦一般,將血液推送至全身,幫助器官運轉;但若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