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視覺青春殺手眼袋 擺脫年老幻覺

視覺青春殺手眼袋 擺脫年老幻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眼袋非老年專屬

你是否也以為「眼袋」是中老年的特產?其實不然,有些人年輕時就已經出現眼袋了!整形外科醫師指出,年輕人出現的眼袋類型,通常是先天性眼眶內脂肪堆積過多,脂肪易突出於眼眶外形成眼袋;而後天形成的眼袋是下眼部膠原蛋白流失,眼輪匝肌及皮膚失去彈性,加上下眼眶隔筋膜日漸鬆弛,無法撐托住眼眶內的脂肪而膨出,並受到地心引力影響造成下垂。

處理趁早容貌姣好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倪宗聖解釋,眼袋出現的年齡因人而異,常常跟作息、飲食與閱讀習慣攸關,可經由日常保養延緩眼袋的加重。但衰老是自然界的定律,因此,想要完全防止眼袋的生成,是既不現實亦不可能的事。已成型的眼袋僅能由外科手術去除,有些人認為年輕時的眼袋不算太明顯,對容顏造成的影響不大,覺得可以等年紀再大一些、眼袋再垮一點時一併處理,殊不知這樣的觀念,會使下眼瞼皮膚鬆弛更早發生。

眼袋手術會如何進行?倪宗聖醫師指出,依照患者不同的組織狀況,眼袋手術大多採內開與外開兩種方式,內開眼袋手術是經眼內結膜下緣切一小口,將眼眶脂肪取出或是將脂肪回填淚溝,好處是沒有外部的傷口、沒有傷口疤痕恢復期的問題,恢復時間約1至2周。適合年輕型的眼袋手術。外開眼袋則是針對下眼皮的皮膚過於鬆弛,需沿著眼睫毛下切開皮膚,處理脂肪之餘,還能將鬆弛的皮膚及眼輪匝肌切除,將其縫合拉緊,惟手術技巧要求高,考驗外科醫師經驗及穩定度,術後疤痕亦須1至3個月淡化。

倪宗聖醫師坦言,外開手術雖然比內開手術對眼袋可做的改善更多,但有發生眼瞼外翻併發症的可能;一般而言,下眼瞼比較鬆弛者、眼球較突者以及曾經動過眼袋手術者,此風險機率較高。但是術後若產生此種併發症,專業的整形外科醫生仍可視外翻嚴重程度,可加作眼角懸吊等手術,矯正眼瞼外翻的問題。

倪宗聖醫師再次強調,患者在選擇開刀醫師及診所時,不可一昧以價錢做為單一考量,務必注意4點:1.專業整形外科專科醫師2.合法的院所3.原廠藥品針劑4.無菌手術房,術前與醫師充分溝通問題與訴求,以達手術預期治療目標,也能大幅降低認知落差與術後糾紛。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5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已連續14年高居癌症發生人數第1位,108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7,302人,也就是每30分22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因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及醫院醫療量能降載,使得民眾前往醫院接受篩檢的意願降低,110年大腸癌篩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減肥方法百百種,從每天嚴格計算卡路里、最近流行的168斷食法,或是減醣飲食、生酮飲食等極低碳飲食法,許多人嘗試之後都獲得不錯的減肥成效,但只要恢復減肥前的飲食習慣以及運動量,一下子又像溜溜球一樣體重、體脂大回彈,研究肥胖治療的家庭醫學專科醫師王姿允表示,能否成功瘦身並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癌症時鐘的加快,平均每四分鐘就有一人罹癌,癌症幾乎成為了全民的夢饜。即時在醫學高度發達的時代,隨著各種醫學的新突破,為病患帶來希望曙光,但對於21世紀三大疾病之一的癌症,再新的醫療科技及昂貴的治療藥物,仍無法克服,於是許多人回過頭來,重新從傳統醫學智慧中找尋新的契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3月初始,驚蟄,春雷響起,萬物甦醒,也將迎來春暖花開、黃鶯鳴叫的時節。驚蟄是1年24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每年3月4日~7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節氣。歷書記載:「斗指丁為驚蟄,雷鳴動,蟄蟲皆震起而出,故名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