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要入秋變冷了,養生第一食療方,必吃的“暖身菜”,尤其是怕冷的吃這道寒流來都不怕!

要入秋變冷了,養生第一食療方,必吃的“暖身菜”,尤其是怕冷的吃這道寒流來都不怕!

冬季暖身食物狀元榜第一菜白蘿蔔

推薦理由:在我國民間有“小人參”之美稱,也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之說。蘿蔔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蘿蔔不含草酸,不僅不會與食物中的鈣結合,更有利於鈣的吸收。

最佳食用方法:上半段靠近葉子的部分,味道較甜,辣味較少,且水分最多,應該生食,以做沙拉或涼拌為佳;中間部位,辛味及甜味程度相當,用來煮、蒸或熬燉最適合;最末端的一塊,是纖維最多的地方,而且辛味極濃,適合炒或油炸。

最好搭配:冬季人們為抵禦寒冷,往往吃肉較多,吃肉則易生痰,易上火。搭配涼性的蘿蔔,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第一果山楂

推薦理由:山楂是冬日的應季食材,同時又有藥理,能開胃、消食、活血。山楂最突出的益處是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因為山楂含黃酮類化合物,對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軟化血管及鎮靜有一定作用。

最佳食用方法:山楂生吃,有消除體內脂肪、減少脂肪吸收的功效,減肥的人不妨試試。用山楂做湯或茶,適合胃口不好的人群。

最佳搭配:熬山楂湯或者用山楂來泡茶,最好搭配決明子,能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第一飲紅糖水

推薦理由:寒冷的冬季強調溫補,就飲品來說,紅糖水是最為適宜。紅糖有“東方巧克力”的美譽,其好處在於“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具有化淤散寒、暖胃健脾、緩解疼痛的功效,且富含鈣、鐵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

最佳食用方法:紅糖水一定要煮一下。煮過的紅糖水比直接用熱水沖泡的更易吸收,且更具補中益氣、健脾、暖胃的功效。

最佳搭配:煮紅糖水的時候,可以加一小塊姜,將薑拍碎加入即可,和紅糖一起煮大約10分鐘,最後把薑撈出,這樣溫補的效果更好。也可加入銀耳、枸杞、紅棗或是紅豆一起煮,有利水利尿的功效。

第一湯冬筍竹蓀湯

推薦理由:冬筍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消化。冬筍是一種高蛋白、低澱粉食品,對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竹蓀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還有俗稱“刮油”的作用。兩者搭配煮湯,不僅味道鮮美,還能緩解“冬補”過後的積食。

最佳食用方法:竹蓀含有豐富的谷氨酸,所以味道鮮美,更適宜於熬湯。

最佳搭配:冬筍竹蓀湯裡面可以添加冬菇,不僅增鮮增香,營養價值也更豐富。

第一肉羊肉

推薦理由:寒冬臘月裡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節。在冬季,人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暢的情況。羊肉具有補腎壯陽、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風寒,又可滋補身體。

最佳食用方法:羊肉最好還是燉著吃,因為燉制的羊肉會更加熟爛、鮮嫩,也易於消化。

最佳搭配:搭配山楂或綠豆可以去除羶味;搭配白蘿蔔、山藥可補益脾腎、益胃平肝;搭配胡蘿蔔可補虛益氣。

第一補枸杞

推薦理由:一般冬季的養生原則應以益氣助陽,滋陰補腎為主,而枸杞就是冬季進補的好選擇。枸杞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對肝腎陰虧、腰膝酸痛、視力衰弱和糖尿病都有一定食療效果。

最佳食用方法:冬季吃枸可以和各種粥品搭配。枸杞還有一種簡便的吃法,就是早晚嚼食,嚼食對枸杞中營養成分的吸收更加充分。但嚼枸杞時要注意,數量上最好減半,否則容易滋補過度。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最佳。

最佳搭配:山藥燉枸杞口味清爽,低脂、高養分,幫助新陳代謝還有美容效果,特別適合更年期女性食用。

第一雜糧紅薯

推薦理由:冬天吃個熱熱的紅薯,是最愜意的事情。紅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以及鉀、鎂、銅、硒、鈣等10餘種微量元素。

最佳食用方法:雖然人們習慣吃烤紅薯,但實際上,蒸紅薯才是更健康的選擇,不僅能減少營養的流失,還能減少因烤製而產生的有害物質。

最佳搭配:可以用紅薯搭配大米熬製成粥,有健脾養胃的功效。

第一零食栗子

推薦理由:栗子有“千果之王”的美稱,還是益腎宜氣的“補藥”,老少咸宜。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各種維生素,對心腦血管都十分有益。

最佳食用方法:脾胃虛寒者,可用栗子、大棗、茯苓、大米煮粥喝;無論是熬湯還是炒食,應細細咀嚼,可以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

最佳搭配:栗子燉雞,適合脾虛怕冷的人,有益氣補腎的功效。

哪道滋補菜更適合你

怕冷

韭菜炒核桃仁

怕冷是冬天裡最讓人痛苦的事。其實,怕冷主要是陽虛引起的,陽虛會使人腰膝冷痛、四肢冰涼。冬季是陽虛者進補的最佳時節。

推薦菜:韭菜。韭菜又名起陽草,味甘、性溫,能補腎助陽,溫中開胃。韭菜用來炒食或做餡都很適宜。

推薦果:核桃。核桃味甘、性溫,能補腎助陽。它含豐富的脂肪酸、蛋白質、鈣、磷、鐵等成分。生食、炒菜、熬粥都不錯。

推薦肉:羊肉。羊肉具有很好的溫熱補陽的作用,對一般風寒咳嗽、腹部冷痛、體虛怕冷等都有補益效果。另外狗肉、鴿肉等也不錯。

推薦飲:枸杞紅茶。陽虛怕冷的人可適當喝些紅茶,不要喝綠茶,因為綠茶有清熱降火的功效。若想增加“補陽”的效果,可以在紅茶中加入枸杞、紅棗等。

推薦食療:韭菜炒核桃仁。先將核桃仁炸至焦黃,再加入韭菜、食鹽,翻炒至熟,具有補腎助陽的功效。

乏力

烏雞湯

乏力常常是氣虛的表現,常常還會伴有氣短喘息、懶言聲低、飲食不佳等症狀,且易患感冒。

推薦菜:山藥。《本草綱目》說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對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慾不振等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推薦果:桂圓。桂圓性溫味甘,益心脾,補氣血。生吃或煲湯、煮粥都很好。

推薦肉:雞肉。味甘,性微溫。能溫中補脾,益氣養血,燉湯最好。

推薦飲:桂圓紅棗茶。剖開兩顆紅棗,放入五六粒桂圓肉,用沸水沖開即可。

推薦食療:烏雞湯。烏骨雞洗淨血沫,裝入鍋內,加入蔥、生薑等燉煮即可。如果有條件,可以加點黨參、當歸、黃芪等食補的藥材。如果沒有烏骨雞,可以用柴雞代替。

火大

蜂蜜銀耳蒸百合

許多人冬天還會出現“上火”的症狀,這大多是因為陰虛。此外,陰虛還表現為手足心發熱,特別是夜間煩熱、腰酸盜汗等。

推薦菜:銀耳。銀耳被稱為“平民的燕窩”。它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

推薦果:雪梨。雪梨味甘性寒,俱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之功效。梨可以生吃,也可以蒸,還可以做成湯羹。此外,獼猴桃、蘋果等也對補陰很有幫助。

推薦肉:鴨肉。鴨肉性寒、味甘,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鴨肉與海帶燉湯,可以軟化血管。另外,鵝肉、鱉、龜等也很適合陰虛者食用。

推薦飲:菊花茶。菊花茶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如果想增加減肥降脂的功效,可在菊花茶中加入幾片山楂,功效更好。除了 ​​菊花茶,綠茶和蜂蜜水也是陰虛者的極佳飲品。

推薦食療:蜂蜜銀耳蒸百合。將百合、蜂蜜、泡好的銀耳拌和均勻,蒸到熟軟即可食用。此菜滋味甘甜、清心潤肺,適合陰虛者食用。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有人說,代謝症候群的原因除了生活習慣之外,家庭的影響也很大。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肥胖者的家庭成員通常也有肥胖問題,三高家族病史的人,其發病的機率更高。矯正生活習慣不是件易事,很少人能真正狠下心徹底改變生活模式,所以搭配以下建議的生活方式,同時藉由中藥的幫助清除累積已久的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幼童走起路來搖搖晃晃是正常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小兒骨科江明弘醫師說,扁平足或鴨母蹄在嬰兒和兒童中很常見,大部份的孩子被父母抱起時,可以看到腳底漂亮的足弓,但站立時足弓卻是扁平,這些都會在青春期才發育成熟,請家長勿過度擔心。扁平足相當常見 青春期會穩定足弓江明弘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女士,在APARDO年會中獲頒「罕病英雄獎」。她說:「感謝這20年來,一起奮鬥的罕病病友與家屬,他們的勇敢,讓我感動不已。董事會裡包括林炫沛醫師、曾敏傑教授等14位夥伴,以及基金會全體同仁、醫界第一線的好朋友、捐贈者、志工及公部門的齊力合心,讓罕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每個中高齡者都擔心自己罹患失智症,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最新預測失智症罹病2大指標「高血壓、頸動脈流速較低」,提醒民眾注意血壓,如有高血壓,應該規律用藥,50歲以上民眾則應定期接受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評估。該項研究係由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莊紹源,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