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術中GPS導航 降低腦瘤切除風險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在醫界中,腦瘤切除被喻為最棘手的手術,如果稍有失準,就可能破壞神經系統,造成癱瘓。台北榮總腦神經研究團隊近幾年成立術中神經監測小組,利用術中GPS導航,讓開腦手術更安全,大大減少手術無法預期的神經系統傷害,以及併發症及死亡率。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俊甫表示,在歐美先進國家神經外科已普遍將「術中神經功能監測」使用在脊椎,腦血管,功能區腦瘤,顱底腫瘤及其他功能性如癲癇或顏面神經痙攣等手術。

台北榮總則在2010年成立術中神經監測小組,在手術過程中,協助外科醫師定位,並避開可能的腦及脊髓功能區,甚至及早發出警訊,警告神經功能可能因手術中出現變化,讓醫師改變手術策略或停止手術。

51歲李先生罹患第4級的惡性腦瘤,腫瘤就位於大腦右側頂葉運動區附近,由於腫瘤惡化,導致左側肢體癱瘓,必須坐輪椅活動。北榮醫療團隊利用神經功能監測,定位出精確運動區後,將腫瘤全切除,術後一個半月,他已能拄著拐杖走路。

林俊甫醫師指出,台北榮總術中神經監測小組已協助多名腦瘤患者順利完成腦瘤切除個案,預後比僅行單獨切片或部份腫瘤切除至少多存活1至2年以上。

至於腦島葉手術,被醫界認為極端危險的手術領域,但在這項先進監測技術幫忙下,北榮在2年內進行約20例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腦島葉腫瘤手術,所有病患均無死亡及永久殘障等併發症。

林俊甫醫師指出,台北榮總積極發展先進術中神經功能監測,成效卓著,患者預後情況良好,在加護病室平均住院日數1.3日,一般病房平均住院日數為4.2日,減少醫療成本支出。不過,該項手術健保尚未納入給付。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78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在都會地區,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很方便、也較容易叫到計程車,年長患者、行動不方便或接受血液透析等慢性疾病、非急重症患者,就醫相對較方便。而偏鄉地區就不見得如此。無論國外、台灣醫界,一直都想改善這種醫療照護交通「可近性」(Accessibility)問題,美國研究團隊曾進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長期暴露pm2.5血壓易升高 45歲的小黃運將王先生罹患高血壓,吃藥控制後發現性慾減退,雄風不再,而排斥服藥;近期中部地區空氣品質惡化,他開車途中突感頭痛、胸悶,就醫發現血壓飆到逾180毫米汞柱,醫師建議後改吃複方降壓藥,之前的副作用不再,服藥更正常,血壓漸趨穩定。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我還想打籃球到五十歲!」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王小弟(化名),好不容 易骨髓移植成功,開心的向醫護人員說出了他的希望,沒想到第四年又重新復 發,但這次沒有獲得幸運之神的眷顧,幫他治療的高雄醫學大學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邱世欣回想起這一段往事,感嘆的說:「他真的是一個勇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從塑化劑、毒澱粉、餿水油到戴奧辛雞蛋,國內食安事件每年一爆,食品安全誰來把關?台灣大學宣布成立「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5月開始招生,整合農學、生科、醫學、公衛、工學、社科、管理、法律等資源,將培育全方位的食安人才,期望成為國人食安的後盾。 6家國立大學成立食安所 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