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管垃圾越多,人老的越快,病越重,堅持吃這個「天然的阿斯匹林」,永遠健康年輕!

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內壁不再光滑如初,出現一些血栓斑塊在所難免。這是一種正常的退行性病變表現。

血管垃圾越多,人老的越快,病越重,堅持吃這個「天然的阿斯匹林」,永遠健康年輕!

然而,恰恰是這些栓子,一旦破損脫落,會造成腦梗、心梗,給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脅。

 

這個時候,除了遵醫囑服藥外,還應該多吃一樣食品。它就是號稱“天然阿司匹林”——黑木耳。

血管垃圾越多,人老的越快,病越重,堅持吃這個「天然的阿斯匹林」,永遠健康年輕!

以下圖源

醫學實驗:黑木耳抗血栓

大家都知道阿司匹林能減低血液凝結功用,但副作用卻是造成皮膚及眼底出血。

 

而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黑木耳和阿斯匹林兩者的作用效果相近,有阻止血液中的膽固醇在血管上凝結,防止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動脈硬化症,又沒有副作用,是天然的預防保健食品及中藥材。

 

血管垃圾越多,人老的越快,病越重,堅持吃這個「天然的阿斯匹林」,永遠健康年輕!

 

北京心肺血管醫療研究中心研究者選擇了50名臨床高脂血症病人開展了臨床研究。

 

病人分為兩組:第一組30名,每日15克乾黑木耳服用一個月;第二組20名,每日5克乾黑木耳,服用一個半月。均將黑木耳泡開後蒸煮作菜吃。觀察期間不服任何降脂和抗凝藥。

 

結果發現血脂顯著降低,血栓形成顯著減輕,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更顯著。由此說明,黑木耳確有降血脂、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種作用。將對防治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有重要意義。

 

血管垃圾越多,人老的越快,病越重,堅持吃這個「天然的阿斯匹林」,永遠健康年輕!

 

保健多面手:黑木耳更多功效

1補血活血

 

黑木耳質柔潤,味甘,平,入腸胃經,能補血活血。

 

營養學家稱黑木耳是“素中之王”。黑木耳含鐵量高,是各種葷素食品中含鐵量最多的天然補血食品。

2清胃防癌

 

黑木耳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植物膠原,能健胃整腸、有清胃滌腸的作用,促進胃腸蠕動和幫助脂肪的排泄。

 

近年來又發現黑木耳含的多醣體能預防直腸癌及其他消化系統癌症的作用。

3抗衰老

 

黑木耳可通過降血漿膽固醇,減少脂質過氧化產物脂褐質的形成,以維護細胞的正常代謝,起到延緩衰老作用。

 

血管垃圾越多,人老的越快,病越重,堅持吃這個「天然的阿斯匹林」,永遠健康年輕!

 

分體質吃黑木耳,
抗血栓效果翻倍!

胃氣虛型:

水發(泡水後)黑木耳二朵(約1 兩半,即30~50 公克)、紅棗10 粒、生薑少許。

 

以7 至8 碗水燉煮至3 碗水,放涼後以果汁機絞打成凝露狀,可單飲或加入溫牛奶及豆漿混合飲用。

 

每週2~3 次,紅潤氣色,促進腸胃吸收。

 

血管垃圾越多,人老的越快,病越重,堅持吃這個「天然的阿斯匹林」,永遠健康年輕!

肝肺陰虛型:

水發黑白木耳各2 朵,何首烏8 克、麥門冬5 克、陳皮3克、水5碗燉煮成1碗,一天內分二次分服。

血管垃圾越多,人老的越快,病越重,堅持吃這個「天然的阿斯匹林」,永遠健康年輕!

心血瘀滯型

丹參3 克,田七5 克,黑木耳泡水後一朵,瘦肉(新鮮魚、雞、豬肉皆可)50 克,加水5碗煮成一碗後,一天2至3次溫服。

血管垃圾越多,人老的越快,病越重,堅持吃這個「天然的阿斯匹林」,永遠健康年輕!

重要提醒:

1、黑木耳經過高溫烹煮後,才能提高膳食纖維及黑木耳多醣的溶解度,有助於吸收利用,所以黑木耳一定要煮熟。不要泡水發起後就直接食用。

 

2、出血性中風患者由於凝血功能較差,要慎食。

 

3、手術及拔牙前後,避免大量吃黑木耳,咯血、便血、鼻出血等患者也不宜食用。

 

4、黑木耳也不適合腹瀉體質者過多服用。

 

黑木耳抗血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強大功效已經得到醫學實驗的驗證了,可身邊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或者是不相信,真是太可惜了!

你看完這篇文章後,建議把黑木耳的功效及食療方告訴更多人,讓大家免除血栓、心腦血管疾病的困擾!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時真的撐不下去了,每天都逼自己讀完大學,但腦中都是痛苦的想法,明明是本來覺得很簡單的上課,都悶到沒辦法去,也唸不下書,更怕被發現。」一位憂鬱症患者描述著過去的抑鬱症狀,這並不是他「沒毅力」,而是心智經歷著難以違抗的生理失調,讓原應能做到的事困難重重。難以了解精神疾患...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心/林彥君報導全台疫情肆虐,為防堵疫情,學校停課、居家辦公持續進行,因此待在家中的時間也變得更長,導致活動力也跟著下降,進而影響排便問題。對此,營養師分享8種幫助腸道淨化的食物,提供給民眾參考,同時也能打擊便祕型肥胖。營養師朱瑞君在臉書粉專「輕鬆瘦營養師 朱瑞君」發文分享,疫情活動減少、久坐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前副總統、公衛專家陳建仁在臉書貼文,要在6月14日端午節前壓制疫情相當困難,未來如果單日新增病例數降至100以下,且8月底能有1,000萬人接種疫苗,那時就可以稍微放鬆心情。 陳建仁5日在臉書提到,疫苗研發製造完成後,就要進入動物實驗,觀察接種疫苗的...

閱讀詳情 »

2021.06.10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10日為止,已經有361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