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小板生成素放寬健保給付 患者年省百萬

血小板生成素放寬健保給付 患者年省百萬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好消息!今年4月起,健保放寬給付血小板生成素治療「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TP),預估約有30至50名患者受惠,每年省下高達百萬元的藥費,可說是一大福音。

血小板生成素治療 不再提心吊膽

一名60歲婦女,12年前確診罹患紫斑症,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卻因免疫能力低下而發生感染,最後必須將左腳截肢;隨後,雖然使用多種藥物治療,但無法提升血小板,病情時好時壞,甚至還引發貧血、慢性腸胃道出血等副作用,就連簡單的牙痛也不敢拔牙治療,深怕大量流血而有生命危險;經過使用血小板生成素治療,目前血小板數目維持在5萬以上,不用再擔心出血危及性命,也不需提心吊膽的過日子。

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 盛行率約萬分之1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姚明醫師表示,人體血液主要由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組成,其中成熟的血小板具有凝血功能,正常人的血小板數目約15萬至35萬;而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體內出現不明原因產生抗血小板抗體,進而破壞血小板,並減少血小板生成,國內盛行率約萬分之1。

皮膚紫紅色斑塊 嚴重恐腦出血致死

姚明理事長解釋,紫斑症患者的血小板數目若低於2萬,嚴重時甚至只有幾千,容易出現自發性出血症狀,皮膚會有小如針點、大如瘀青的紫紅色斑塊,流鼻血、牙齦出血,嚴重恐造成腸胃道、內臟出血或腦出血而致命。

長期使用類固醇副作用多 脾臟切除術僅6-7成有效

姚明理事長進一步說明,目前治療慢性紫斑症第一線治療藥物為類固醇,但長期使用有許多併發症,包括月亮臉、水牛肩,嚴重則造成免疫能力低下、增加感染、糖尿病、腎功能惡化、發生骨質疏鬆症等等……;第二線治療為脾臟切除術,約6至7成可痊癒,或使用其他藥物,但僅3至4成患者有效,還可能需承受掉髮、肝腎毒性、骨髓纖維化、增加癌症風險等副作用,或是使用「血小板生成素」來治療。

血小板生成素安全性高 改善8成血小板低下併發症

姚明理事長強調,血小板生成素為血小板生成素母細胞接受器的刺激素,刺激巨核細胞的增殖及分化,進而提升血小板的數目,8成患者有效減少發生血小板低下的症狀,目前該製劑有口服及針劑兩種,而針劑劑型,安全性高,幾乎沒有副作用。自今(2017)年4月開始,健保放寬給付條件,是針對脾臟切除後仍無效的紫斑症患者,開放長期使用,預估約有30至50位患者受惠,每年可省下百萬元藥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9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國內乳癌發生率持續攀升,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1979年至2013年,乳癌發生率從每10萬人口11.9人上升至69.1人,增加了6倍之多;雖然大家對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觀念都有清楚的認知,但在面對確診乳癌的無助,以及需要進一步接受化療、切除乳房,許多乳癌患者心中仍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抽菸會傷肺。國外最新研究更發現,一天多抽一包菸,一年下來,肺部細胞平均增加150種癌化突變。抽菸會對全身器官造成傷害,肺部受害更深。 抽菸數 影響細胞突變數 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英國威康信託基金會桑格研究所與其他研究團隊測量抽菸對全身器官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止痛藥別亂吃,以免傷肝腎!舉凡是頭痛、牙痛和肌肉痠痛,都可經由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止痛;但是,藥師提醒,吃止痛藥必須是當吃則吃,當省則省,不要長期依賴止痛藥,且每人每天服用止痛藥劑量應在4g以內,否則長期或過量服用恐有傷害肝腎的危險。 肌肉疼痛、頭痛、牙痛都可緩解 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睡眠不足不只影響身心健康,也可能影響胰島素敏感性,並對腸道細菌生態造成衝擊。過去不少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傷害新陳代謝健康,歐洲學者認為,人睡眠不足時,腸道細菌生態可能受破壞,導致腸道細菌種類減少,進而影響新陳代謝功能。 腸道細菌 與肥胖、糖尿病息息相關 醫界早發現,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