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便是痔瘡?是腸癌? 結果是潰瘍性結腸炎

血便是痔瘡?是腸癌? 結果是潰瘍性結腸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4歲的歐先生,8年前有血便以為是痔瘡,自行買藥使用3個月未見改善,擔心是大腸癌至居家附近醫院做檢查,確診是潰瘍性結腸炎!使用經健保核准接受的生物製劑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甚至還可以規劃到國外長途旅行!

好發於20~40歲年輕族群

中山附醫肝膽胃腸科醫師林敬斌說明,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因免疫失調而造成,通常好發在20~40歲的年輕族群,主要症狀是腹瀉、血便、裡急後重----患者總是急著想上廁所,但卻只有一點黏液、糞便或血,很容易誤以為是痔瘡,延誤診斷和治療,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生物製劑有效控制病情

在生物製劑出現之前,過去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是透過皮質類固醇、抗發炎的藥物、免疫抑制劑等治療方式,若上述的治療方式都沒有效果,就只能考慮手術切除大腸。生物製劑能夠抑制腫瘤壞死因子,更精確地針對發炎以及免疫問題做調整,林敬斌醫師指出,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不但能夠減少潰瘍性結腸炎之症狀以及腸道發炎,更能使腸道的潰瘍癒合,降低未來手術的可能性。

生物製劑 健保有條件給付

健保已從9月1日起,陸續給付兩種施打頻率不一樣的生物製劑,經傳統治療療效不好,或是急性嚴重的潰瘍性結腸炎病人,需要有完整評估符合健保規範才能申請使用,施打之後也需要評估療效,才能續用,一次療程能最多使用38週 。兩種生物製劑都屬於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短效的生物製劑在起始劑量後,每兩週施打一次;長效的生物製劑則是每個月施打一次。

及早確診積極治療 重返正常生活

歐先生也因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讓他有不同的人生體會,下定決心改變自己多年不良的生活習慣,先從戒菸開始!林敬斌醫師鼓勵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友,勇敢面對疾病,配合醫師診斷與積極治療,就有機會可以恢復到正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藝人林美照日前傳出花百萬元修復腦部神經,因為她深怕和自己的母親一樣罹患失智症;然而,神經科醫師卻指出,目前腦神經修復療法都只是動物和人體臨床實驗,並不絕對有效! 利用磁振刺激 同時做記憶訓練 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表示,國外在好幾年前就已經有在推行腦神經修復,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男人白頭髮多寡,與心臟病風險有關!埃及學者近日在2017年歐洲心臟病防治協會年會(EuroPrevent 2017)中發表研究指出,白頭髮較多的人,較容易出現心臟病。 白頭髮越多 越容易有心血管疾病 埃及開羅大學心臟學專家艾莉妮‧薩姆爾表示,老化是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因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當指甲出現不自然彎曲、增厚、甲床萎縮的「捲甲」症狀時,許多人都會誤認為是灰指甲,不過引起捲甲的原因除了乾癬、外傷或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之外,過去文獻認為最常見的捲甲病因將矛頭指向穿鞋不當,然而根據日本最新研究指出,鞋穿太緊與指甲不正常生長並非絕對關係,腳趾受力不平衡可能才是...

閱讀詳情 »

()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麻疹確定病例,為北部45歲女性,曾於3月13~17日至泰國普吉島旅遊,4月2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疲倦等症狀,3日全身出疹,因症狀持續,分別於4日、5日就醫,由醫院通報採檢並收治住院,於4月10日確認感染麻疹。目前個案已解除隔離並恢復日常作息,依據其潛伏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