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蛙腿好吃,卻毀了一個家庭!請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

 
我是一個醫生,今天要給各位講的是我鄰居家恐怖的故事。

蛙腿好吃,卻毀了一個家庭!請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
 
我是江西人,這裡的人都喜歡吃蛙類——青蛙,牛蛙都喜歡。尤其是青蛙,這裡人覺得,牛蛙的肉太老,青蛙則鮮嫩許多。而我的鄰居更是喜歡得不得了,每年青蛙上市,他們家每個禮拜總要吃一兩次,有時也會邀請我去喝點,就著鮮辣的青蛙腿,還是很愜意的事情。但萬萬沒想到,恰是這美味的蛙腿,卻毀了一個好好的家庭。

今年過完年,他們家開始接二連三的發生怪病。首先是要中考的兒子——本來很健康的男孩,卻忽然癲癇了,並且伴隨陣發性頭疼,抽搐;而男主人在孩子發病3周多後也出現嘔吐,劇烈的噴射狀嘔吐;陣發性的頭疼,忽然昏迷的症狀。
 
蛙腿好吃,卻毀了一個家庭!請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
 
孩子第一次發病時,他們兩口子急急忙忙跑來我家叫我,因為知道我是醫生。但我也隻能在他兒子癲癇時給到一些幫助,其他症狀發生時,也就束手無策了。

他們家的人都急瘋了,孩子頻繁的發病已經無法正常上學,隻好休學,今年中考肯定沒戲了,而男主人也無法工作,隻好病休在家。
他們幾乎跑遍了南昌所有的醫院,首先得到的結論是父子兩人都得了腦瘤。對一個家庭來說,無異是晴天霹靂,但更讓人崩潰的是,按照醫院的治療方案先做放射性治療,人不僅沒好,反而症狀更加嚴重。於是全家又去上海看病。
 
蛙腿好吃,卻毀了一個家庭!請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
 
這一次,比在南昌好的是,終於查到了病因——父子兩人其實並不是得了什麼腦瘤,而是——中樞神經系統裂頭蚴病。簡單說,是一種寄生蟲病,就是他們某次吃的青蛙裡有一種叫裂頭蚴的寄生蟲進入了他們的身體,並隨著血液進入了大腦,然後產生了如噴射狀嘔吐、抽搐、昏厥、癲癇等症狀。

找到病因後,治療相對來說就簡單一些——做手術,將在腦子裡的寄生蟲取出來。於是,兩個腦部手術,一下讓我的鄰居家成了赤貧狀態,雖然鄰里也會慰問一些,但終究杯水車薪。而最讓人遺憾的是,手術後,腦部創傷是永久性且不可逆的,所以癲癇成為了他們伴隨一生的痛。
 
蛙腿好吃,卻毀了一個家庭!請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
 
鄰居的女主人從上海回來後,天天以淚洗面,去慰問時,她說起手術後醫生拿托盤出來,裡頭的寄生蟲竟然長達半米,那個情景成了她的夢魘,至今說起還是不寒而慄。

為了搞清楚中樞神經系統裂頭蚴病到底是什麼,特意去查了些資料,希望大家能夠瞭解,引以為戒吧:
嚴格說來,裂頭蚴(plerocercoid)並不是一種寄生蟲的名稱。它是某些種類的絛蟲在一個被稱為「中絛期」的發育階段的幼蟲的總稱。雖然還沒有發育完全,裂頭蚴在外形上已經與成蟲頗為相似,而且由於運動能力很強,裂頭蚴給寄生宿主帶來的傷害常常要超過它們的成蟲。裂頭蚴一般寄居在蛙類和蛇類體內,爆炒也不會死,患病後可通過手術治療,但術後依然會有症狀性癲癇,經常突然倒地抽搐。

人體並非迭宮絛蟲或是裂頭蚴的適宜宿主,但它們卻可以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傷害。尤其是裂頭蚴,能在人體不同部位間穿行,可能帶來的損傷遍佈全身。由裂頭蚴引起的疾病統稱為裂頭蚴病,根據發病的部位,又可以大致劃分為眼、皮下、口腔面部、腦和內臟五大類。在中國,眼裂頭蚴病的發病率最高,症狀也頗為恐怖,病人的眼部會出現腫塊並伴隨各種嚴重不適。如果裂頭蚴侵入的部位是眼球,甚至可能導致失明。有時,裂頭蚴會從患處「爬」出來,不少重口味故事中「眼睛裡面爬出一條蟲子」的情節大概就是源於這個症狀。

裂頭蚴在自然環境中可以耐受從零下10℃到56℃的溫度變化。在零度,也就是所謂的冰鮮保存條件下,裂頭蚴可以在宿主的肌肉組織內存活幾十天之久。裂頭蚴對高溫相對較為敏感,在體外培養的條件下,裂頭蚴在56℃的溫度下基本堅持不過5分鐘。
蛙腿好吃,卻毀了一個家庭!請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
不過也有研究結果表明,寄生在食材中的裂頭蚴對高溫並沒有這麼脆弱。有人將含有裂頭蚴的小塊蛙肉(約1釐米見方)放置在56℃的環境中。3小時後,蛙肉中仍然殘留著具有感染能力的裂頭蚴。由此可見,用更高的溫度將食材徹底煮熟才是真正安全的處理方法。爆炒、涮火鍋等方法,往往無法將食材的某些部分徹底煮熟,很有可能因為無法徹底殺滅裂頭蚴而成為安全隱患。

文章取自網路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全面「入境普篩」今(2)日正式上路,機場準備夠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每日入境人數從200多人到1000多人不盡相同,但桃機2個航廈目前各有5座採檢設備,前一天就會針對第二天的航班人數預做規畫,預估一周可能會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美國加碼贈送台灣的250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7月1日才剛配送第一批下去,地方已經打得快差不多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2)日上午宣布將提早配送第二批疫苗,提早到7月5日,比指揮中心原先規畫的還要早了3天。 指揮中心原先規畫,美國捐贈國內的...

閱讀詳情 »

三級警戒尚未解除,又爆發印度「Delta」變種病毒入侵台灣,讓民眾人心惶惶。由於印度「Delta」變種病毒變異後,更易侵犯人體細胞,病毒複製力強,傳染力較Alpha病毒高了六成,讓相關單位莫不嚴陣以待。為化解民眾疑慮,《健康2.0》主持人之一的江坤俊,也在《健康2.0》YouTube頻道,解說印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