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處暑的養生之道|中醫 24節氣篇6

處暑的養生之道|中醫 24節氣篇6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是24節氣中的「處暑」,一轉眼夏季已接近尾聲。今天Mary就要來跟大家分享處暑的養生之道唷!

 

處暑的養生之道|中醫 24節氣篇6

 

處暑是24節氣中的第14個。「處」是「止」的意思,所以處暑其實是指「暑氣到此為止」,也就是天氣即將進入秋涼,因此也有「處暑寒來」的諺語。

 

然而,台灣在位處南方,仍可能出現如「秋老虎」般的炎熱天氣,但氣溫會逐漸下降,形成正午熱、早晚涼的型態,也代表氣候慢慢轉入秋季。

 

處暑養生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事?

 

1. 溫度慢慢下滑,早晚需稍微添加衣物,以免受寒。

 

2. 應調整作息為早睡早起,且就寢時應以薄被蓋肚,關好門窗,以免肚腹受涼。

 

3. 白天若室內氣溫不高,可開窗維持空氣流通。

 

4. 注意氣溫變化,尤其雨前炎熱、雨後變涼,容易引發風寒感冒。

 

5. 處暑時節宜食用清熱安神的食材與性涼多汁的蔬果,如銀耳、蓮子、菠菜、芝麻、蕃茄、冬瓜、香蕉等;並避免辛辣熱的飲食內容,如減少食用辣椒、燒烤等食品,以免出現秋燥的症狀。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中西醫師 陳至奐醫師

 

延伸閱讀:

【芒種的養生之道】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36

【夏至的養生之道】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54 

【小暑的養生之道】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69

【大暑的養生之道】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90

【立秋的養生之道】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710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處暑的養生之道|中醫 24節氣篇6

相關推薦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在10月1日國際老人日前,成大醫院於9月29日由沈孟儒院長、李經維副院長、老人醫院籌備處楊宜青院長、高齡醫學部張家銘主任、復健部林裕晴主任及護理部張瑩如主任等一同,為住院大樓7樓耆頤圓「高齡醫學部病房」揭牌;耆頤圓病房中因應老年生理及疾病變化特性而設計的硬體設備與環境,...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李文成/台北報導 新北市本土個案+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1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直言,該名30多歲印尼籍女性看護確診過程「曲折」,7月以來因...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昨公布台北市新增1例不明感染來源的本土個案,最新檢驗結果今(29)日出爐,透露更多訊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名50多歲男性抗體檢驗結果呈現IgM陰性、IgG陽性,顯示不是近期感染的個案,目前不排除是5月出入過雙北風險區的舊案。 根...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第10輪即將開打AZ跟高端疫苗第二劑,已經上網意願登記的民眾,千萬別忘了10月3日還要按時上網預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公布第10輪最新意願登記結算結果,符合預約資格者共有106萬人,當中AZ疫苗有89萬多劑,高端則有16萬劑。 陳時中指出,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