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蔬果有益健康,但你知道如何清洗蔬果才是正確的嗎?
蔬菜為什麼不要先切後洗?
蔬菜切碎後與水的直接接觸面積增大很多倍,會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部分礦物質、以及一些能溶於水的糖類,會溶解在水裡而流失。同時蔬菜切碎後,還會增大被蔬菜表面細菌污染的機會,因此蔬菜應該先洗後切。
此外,新鮮蔬菜被切後和空氣的接觸面增加了,如果放置的時間過久,蔬菜內破碎細胞放出的維生素C的氧化酶,可以促使維生素C在空氣中的氧化,從而增加了營養的損失。
其次,高熱加溫亦可使部分水溶性維生素隨著水蒸汽蒸發掉,而高溫本身也可破壞維生素,所以蔬菜在烹調時的原則應先洗後切,切後立即做,在急火中快炒。這樣做出的菜不但色澤鮮嫩,香脆可口,更重要的是多種維生素保存60%~70%,尤其是核黃素和胡蘿蔔素可保留80%左右,鈣、鐵和維生素D也可以減少其損失。
•用開水輕燙:青椒、菜花、豆角、芹菜等時,下鍋前最好先用開水燙一下,可清除90%的殘留農藥。
•食用小蘇打粉洗:先在水中放上一小蘇打粉(份量大約每公升水放一茶匙),攪勻後再放入蔬菜,浸泡15分鐘左右,再用清水沖洗乾淨。
•白醋加水,份量:3公升水+1/4杯醋,將蔬放進大約20分鐘,之後用水沖洗。
•自製清洗劑,份量:水1杯、1杯醋、2湯匙小蘇打、2湯匙檸檬汁;將上述混合物放在噴霧瓶,噴在蔬果上然後等五分鐘,之後用水沖洗。
對於有時間料理家務又不介意自己動手DIY的,自製清洗劑是省錢又環保的方法。對那些朝九晚六上班一族及怕麻煩的人來說,用清水多洗幾次才是最安心的方法喔!
出處:前往連結
歡迎加入「5:2輕斷食」粉絲行列 >> [ 前往連結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