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落實家庭醫師制 拯救健保也幫助弱勢

落實家庭醫師制 拯救健保也幫助弱勢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醫師出生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在競選時提出「落實家庭醫師制度」,柯文哲主張,家庭醫師應是全家健康的守護者,也是穩固醫療照護體系的基石。家庭醫師可全面掌握全家的醫療資料與病例,提供預防性的醫療之外(如預防注射、定期健檢),還能在生病時立刻掌握病情、提供適當的治療,也可減少時間與金錢的浪費。

落實家庭醫師制度,弱勢族群不再求助無門!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李智孟醫師表示,弱勢者生病時,連該去何處求診、看哪一科都不清楚,十分無助。然而,二代健保法明訂「家庭責任醫師制度」,以推動「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為目標,結合社區診所與合作醫院組成社區醫療群,提供民眾預防保健等健康資訊,並落實轉診制度,同時,也鼓勵基層醫師參加,由市府給予弱勢家庭完全補助,往後弱勢者求醫不再煩惱。

柯文哲所提出的家庭醫師制度,還有另一項公益性目的─減少醫療資源浪費。許多學者曾大膽預測,10年後,台灣健保將倒閉。岌岌可危的全民健保,因民眾已習慣大病小病都去大醫院看診,拿藥品回家囤放,所以,要做到減少浪費,勢必要從落實家庭醫師制度做起。李智孟醫師解釋,唯有減少浪費,健保才能幫助更多病患。

世界家庭醫師組織(Wonca)會長Michael Kidd教授表示,醫療平等就是不論你住在什麼地方,你都享有同樣的醫療資源。對此,Wonca2015亞太區會議副主席蔡世滋醫師說,落實家庭醫師制度的優點之一就是縮短醫療的城鄉差距,可利用雲端系統來監測病患,如病患低血壓或長時間不動,監測系統就會通知最近的醫療院所或里長前來關心。

而民眾可否自行選擇家庭醫師?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邱泰源醫師說,醫師與病人間不只是醫病關係,還有信任關係,若是民眾不信任或認為有更換醫師的需求,當然可自行選擇適合的醫師,在家庭醫師制度中,是民眾指定醫師,不是病患來適應醫師。同時,參考最早推行家庭制度的英國為例,英國的家庭醫師制度著重於雙向溝通,設立「滿意度回饋機制」,家庭成員可替醫師打分數,不適任時可提出更換醫師的需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966

相關推薦

有鑑於阿茲海默症是美國人第6大死因,而且在65歲以上族群而言更是第5大死因,美國政府將每年的11月,定為阿茲海默覺醒月。美國營養學家梅麗娜.詹波麗斯醫師(MelinaJampolis)在接受媒體WWLP-22News邀請訪談時指出,雖然阿茲海默症的主因是年齡與家庭病史(基因問題),但有越來越多研究...

閱讀詳情 »

日前一對老夫妻來就診,阿伯走的一跛一跛,卻刻意推開妻子攙扶。詢問之下才知,某日下午天氣不錯,和太太臨時起意去爬山健行,下山時右膝開始隱隱作痛,當時不以為意,想說走慢一點好了。太太堅持回家煮飯,嫌外面又貴又難吃,為了趕在天黑前回家就匆忙下山。沒想到回家後,阿伯膝蓋痛得受不了,晚上就腫起來了。 ...

閱讀詳情 »

健身教練簡至宏表示,適量有氧運動能強化心肺功能,並使基礎代謝率恢復正常,是想要健康減重的男性最佳選擇,如果能再針對男性較易囤積脂肪的腰、腹等部位進行簡單的居家重量訓練,就能增加肌肉量來換取脂肪,讓你不僅能瘦身更能雕塑身材。 不論哪種低衝擊性有氧運動,建議每次運動時心跳達到最佳心跳率,進行有氧運動才有...

閱讀詳情 »

1912年,國際田聯成立之際,突然把順時針賽跑方向統一定為以左為內側,即左轉彎,並列入田聯規則,沿用至今。這是為什麼呢?對此各方爭論不休。 心臟說:心臟位於身體左側,所以重心容易偏左。人做跳躍等動作時,起跳腳多是左腳,因為重心偏向左腳,所以向左轉彎較容易。 左腿強於右腿說:還在用長矛盾牌的時候,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