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良好醫病關係 抗癌治療更有信心

良好醫病關係 抗癌治療更有信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雙和醫院即日起,舉辦「抗癌新生GO LIVE!」活動,首創投幣式「GO LIVE打氣機」,將疾病衛教資訊提供給病人。雙和醫院副院長、婦產部主任賴政鴻期望,透過此活動活絡癌症治療過程的氣氛,也替癌友與醫護人員搭起更多互動橋樑。

癌症高居國人死因之首34年

癌症已連續34年高居國人死因之首,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癌症統計,國內新增罹癌人數將近10萬人,每5分18秒就有1人罹癌,每11分13秒有1人因癌症而死亡。

醫病關係影響 癌症病人治療計劃

賴鴻政副院長指出,該院近3年來,收治癌症病例高達4237人。根據大型的文獻回顧調查顯示,醫病關係對於初診斷癌症病人治療計劃決定有正向的影響,而自覺醫病關係較好的癌症病人,也有較高的滿意度,且疾病相關自我效能愈高。

如何建立良好醫病關係呢?賴鴻政副院長認為,罹患癌症使人徬徨,癌友十分仰賴醫護人員給予治療建議,非常需要心理支持與引導,良好的醫病關係有助強化病人對於醫院的信任,也提升治療信心。

活動打氣機 為醫病三方加油

雙和醫院至4月7日,於第一醫療大樓2樓婦產部走廊設置活動打氣機及希望樹,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寫下鼓勵的話語,為癌友、家屬,以及醫護人員加油打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6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小雨是位初產婦,剛產下一位女嬰,還未出院回家,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即告知家長,從寶寶的理學檢查發現有髖關節不穩定的情形,可能是「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出院後要定期回門診追蹤。讓小雨回憶起媽媽也曾經告知她,小時候也被醫師診斷出髖關節有問題,嬰兒時期就曾穿過2個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新冠感染人數相當少,保留了相當的醫療能量給患者,讓他們在最大醫療能量下接受治療到康復,但各醫院可能都因新冠肺炎產生財務困難,不論門診、手術、住院病患都大量減少,自然大幅影響收入而無法繼續維持運作,台灣大學公衛系呼籲,後新冠時期醫療體系恐怕需要新方式,遠距就醫可能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1)日再度0確診,本土案例連續29天沒有新病患出現,但仍傳出不幸消息,台灣第197例患者(40歲男性),使用葉克膜將近1個月,肺部功能仍然無法逐漸恢復,疑似因細胞免疫激素風暴與出現併發症,導致全身器官衰竭與敗血性休克,在5月10日病逝,同時染病妻子(第202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社區新冠疫情保持安全穩定,連續29日沒有本土新增病例,繼中職開放球迷入場看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再宣布,開放250人以下能保持安全距離集會聚餐(婚宴等),安排妥善餐廳,將會給予認證,讓民眾能有依循憑據。另外,面對邊境何時陸續鬆綁,現在要有答案恐怕太早。 250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