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與更年期和平共處 中醫保健4方法

與更年期和平共處 中醫保健4方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更年期婦女人口約佔全國總女性人口的16%,女性容易在此時出現嚴重的更年期症狀導致生活受到困擾。有46%的女性在停經前後數年的這段期間,曾感受過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其中最常見的症狀依序為熱潮紅約29.4%,失眠和心悸各佔23.5% 與22.6%,其次則為疲倦、頭痛、頭暈及夜間盜汗,約佔20%左右。除了使用中醫藥(輔助)治療改善更年期症狀之外,還能有哪些方法可以從日常生活幫助自我調理?

4方法改善更年期症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張尚智中醫師指出,除了使用中醫藥(輔助)治療改善更年期症狀之外,還能有4種方法可以從日常生活幫助自我調理:

1.心情調適:除了用藥治療,還須通過疏泄情緒、積極鼓勵等基本心理治療措施,提供精神支持,緩解焦慮情緒。也要學會自己釋放壓力,放鬆心情,培養生活興趣及參與戶外活動,分散注意力。

2.食膳有度:除了定量定時,且應當注意不要偏食,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取量需要足夠。要避免過飢過飽,尤其醣類脂肪多了會使身體過胖,加重心臟負擔和發生動脈硬化。因此不要暴飲暴食或講求精細食物,粗糧野菜也很好,但要適量攝取一定量的乳類、蛋、大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及魚類、海菜等。

3.穴位按摩:簡單的穴位按摩也可以幫助緩解更年期的不適,平時可以利用手指或是刮痧棒按壓穴位,按壓時以能忍受的酸痛感為度,每次按壓3~5分鐘,一天按壓三次。如合谷、手三里、外關、太衝、三陰交、陽陵泉、腎俞等穴位,對於緩解更年期引起的頭痛、頭暈、潮熱汗出、焦慮、全身痠痛都有不錯效果。

4.藥膳調補:若上述方法都無法緩解更年期不適,可經由中醫師診斷後選用中藥調補,如百合、生地、枸杞、蓮子、麥冬、浮小麥、玉竹、酸棗仁或紅棗等,入茶、煮湯或是熬粥都是很好的選擇,但須經由中醫師診斷後使用。

大多女性能與更年期和平共處

更年期是令許多女性望而生畏的階段,若能保持坦然的心情、健康的飲食、規律的運動,大多能與之和平共處;但張尚智中醫師也提醒,如果更年期症狀已經嚴重到干擾平常的生活作息、造成不適,建議可以尋求合格中醫師的協助,調理機體,改善陰陽失衡的偏頗狀態,提高更年期生活品質,從而預防疾病的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5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外表長的像蘿蔔的甜菜根,因為抗氧化力很強,在生機飲食扮演重要角色,所以,每天早晨來一杯精力湯中,缺他不可,認為是「補血大王」;而甜菜根甚至有「歐洲靈芝」的美稱,將其視為補品。到底甜菜根還有哪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好處?來聽營養師怎麼說。 只要是紅色蔬果,通常含有豐富的茄紅素、花青素,有著強化心血管、避免...

閱讀詳情 »

路跑,對於健康的人來說,是一種享受,但是,對於罹患疾病的病童來說,則是莫大的挑戰!每跑一步都是艱辛,同時,也是自我的突破。為了幫助大病初癒孩子一圓奔跑的願望,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發起「HAPPY RUN公益親子路跑」,路跑活動不限於親子,只要是願意支持兒童醫療權利的朋友們,都能夠來陪伴病童一圓奔跑的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是「大隻雞晚啼」還是「發展遲緩」?長輩口中流傳的一句俗話「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發牙,十捏周歲獨站穩」。台灣近幾年來的少子化,家庭對於幼兒關注多,但仍有部分的幼兒在發展上因家長教養方式、文化刺激不足,或其他原因未符合該年齡應有標準,即可能為「發展遲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每當病患與家屬聽到要動脊椎的手術,通常都會感到相當惶恐,擔心要開大傷口還須裝支架打骨釘,可能會傷到神經甚至導致癱瘓,因此常常選擇繼續忍受身心煎熬,最終導致喪失自我照顧獨立生活的能力;但現在有「腰椎經皮隧道減壓手術」新選擇,不僅術後傷口的疼痛感輕,短時間便可下床行走,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