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從腸道一通後,渾身變得超輕鬆! 這5個「打通大腸經」的好辦法,超值得收藏!

自從腸道一通後,渾身變得超輕鬆 這5個「打通大腸經」的好辦法,超值得收藏!

(圖片來源wang1314) 

 
大腸經為手陽明經,在十二經中有獨特的應用,有養陽、生津通腑等作用。如果手陽明大腸經的經氣發生異常變動,就會導致牙齒疼痛、頸部腫大等癥狀。
 
1、每天搖肩膀,大便潤而滑

大腸經在肩膀後穿過,若大便乾燥,幾日不下,屬於大腸經里有熱火。這時要常揉此處的肩、臂兩穴,力度要重(肩膀肉厚),可借用周圍的物件去頂著搖動肩膀,對泄火有益處。一般在肩膀線上能找到痛點,一次揉2~3分鐘,或用真空罐請出邪氣更好。

2、上臂偏粗、下牙齦腫痛的人,大腸經可能有堵

在食指尖上的商陽穴處刺絡放血,可泄大腸內熱,效果極其明顯比吃藥瀉火更為安全(減少藥物傷害)。

大腸經還穿越下牙齦,若下牙齦腫痛,或嘴角邊愛起痘痘的,皆可考慮為大腸內熱有餘,應敲打或按揉大腸經。

若上臂偏粗,尤其臂、手五里一帶很痛的,說明此段瘀堵,需逐個揉開或拔罐。有時手五里還可替代足三里用,緩解胃部疼痛。

3、管好脖子段的大腸經,嗓子不疼不癢

自從腸道一通後,渾身變得超輕鬆 這5個「打通大腸經」的好辦法,超值得收藏!


這裡有兩個穴位,扶突和天鼎,都在脖子外側。嗓子疼者可試著慢慢揉幾分鐘,把這兩穴的瘀堵處化開,嗓子疼便可緩解。

老百姓常說的上火,每個人的表現不一:有人走嗓子,有人走眼睛,有人走氣管,有人走鼻子。其實,這都說明一點,身體內某條經絡長期瘀堵了,所以人一上火,身體不能正常化解,就會冒出體外,表現在不同的位置上。

4、鼻子愛鼓包,揉通迎香穴

自從腸道一通後,渾身變得超輕鬆 這5個「打通大腸經」的好辦法,超值得收藏!


大腸經沿兩側嘴角向上,到鼻翼處迎香穴與胃經匯合(古人聰明,最後還是把胃腸歸為一家)。這塊地帶如果愛鼓包,多為大腸經里熱火大(當然胃經也脫不了干係)。那麼,您就要仔細揉通整條大腸經,從根本上去火吧。

身體上各個部位都有許多不同的經絡經過,當您身體有不適時就可逐一在經絡上試驗。方法是:先仔細找痛點,然後對圖看痛點是在哪條經絡上,從而發現是哪條經絡瘀堵作怪;然後,您再在該經絡線上進一步查找痛點,一併揉開,疼重則加罐。那麼,在以後相當長的時間內,身體就會平平安安了。

5、合谷穴是大腸經最好的獻禮

自從腸道一通後,渾身變得超輕鬆 這5個「打通大腸經」的好辦法,超值得收藏!


沿食指向上,就是合谷穴了。合谷穴又名含口。含,包含、容納也;口,脾胃之屬也。含口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有脾土的長養特性。因此,常按摩此穴還有健脾胃的作用。中醫說,頭面合谷收。意思是說,合谷能祛除頭面部之疾患(但不是唯一的)。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屬的大腸經經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疾病減輕或消除。合谷穴的功效數不勝數。

(1)治痔瘡

痔瘡發作、便血時,可以按摩或搓揉合谷穴,用指尖、筆芯按摩或搓揉都可以,只要有酸脹感就表示得氣了。肺經的孔最穴也很有效。需要注意的是,指壓時應朝小指方向用力,而並非垂直手背按壓,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此穴的療效。

(2)緩解下齒痛

手陽明大腸經經過下牙齦,下牙疼時可以按合谷穴5分鐘,疼痛會減輕。如果患牙齦炎,並且持續時間較長,反覆發作,經常按壓合谷穴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齒痛需要取胃經的內庭穴。

(3)救治暈厥

合谷穴還是一個急救穴。如果因中暑、中風、虛脫等導致暈厥時,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續二三分鐘,暈厥一般可緩解如果同時用指尖掐按人中穴,醒腦回蘇的效果更好。

此外,平常鼻子過敏者,也可以常常按壓合谷,以緩解癥狀。

儘管按壓合谷穴的好處很多,但是在實際操作時需要注意,孕婦不宜按摩合谷穴,更不要針灸,文獻記載針刺合谷穴有可能會導致流產。

健康小提示:

1、大腸虛寒,多表現為腸鳴、腹痛、泄瀉、肩部麻木等。

2、大腸實熱,經絡所過之處,多見紅、腫、熱、痛、出血、牙齦腫痛、鼻出血、大便秘結、腸液乾枯等。

via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子宮頸癌為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發生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西元前450年,有「醫學之父」之稱的希波克拉底,就曾發現過子宮頸癌的存在。為此,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徐千田防癌研究基金會董事阮正雄醫師,與民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成年人的鈣質攝取量,在全球平均排名偏低,但你知道中斷補鈣,竟比沒有補鈣更糟嗎?根據網路調查,有近3成5的人仍無補鈣行為,相當258萬民眾忽視補鈣的重要性。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高田醫師解釋,研究發現,40歲以上族群在補鈣2年後中斷補鈣,20個月後骨質密度會回到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您聽過「德里肚」(Delhi Belly)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蘇柏名藥師表示,這是旅行者腹瀉(Traveler's Diarrhea)的俗稱,主要是在旅行時出現腹瀉症狀,日常生活也會發生。腹瀉時會減少養分、水分的吸收效率之外,還可能因腸胃不適影響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都追求擁有白皙的皮膚,但有種白色的皮膚讓人苦惱不已,那就是白斑症。臉頰兩側出現了肝斑,是不是肝出現了問題?黑斑和白斑都是惱人的皮膚色素問題,桃園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昭瑜表示,無論黑斑或白斑的患者,都應該做好防曬。白斑俗稱「白癜風」 易蔓延擴散黃昭瑜指出,白斑俗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