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從知道蛋可以這樣吃後,我變瘦了!眼睛清澈了!記憶力更好了!反正這樣做超輕鬆簡單!快點試試看!

自從知道蛋可以這樣吃後,我變瘦了!眼睛清澈了!記憶力更好了!反正這樣做超輕鬆簡單!快點試試看!

翻拍自今日頭條,下同

 

 

 

雞蛋是常見的食物,適量吃雞蛋能夠有效的補充蛋白質,還能提高你的記憶力保護你的眼睛。但是吃雞蛋也是有禁忌的,雞蛋不能天天吃,否則容易造成早死。

 

 

天天吃雞蛋死得更快?

專家指出,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腎臟的負擔,有調查表明:在一些城市職工中,有些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的青年人,為增加營養,一天要吃5~6個雞蛋;有的中、小學生每天早餐吃3個雞蛋,午、晚餐也吃1~2個。在一些農村裡,產婦每天要吃10~15個,月子裡竟吃300~450個。他們認為:「雞蛋有營養,多吃補身體。」其實不然,吃得太多,反而會給身體帶來一些不良影響。 以產婦為例,一個雞蛋約含膽固醇250毫克,10個雞蛋約含2500毫克膽固醇。這個量,是正常攝入量的近10倍。加之,雞蛋中富含的脂肪屬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必然會使血清膽固醇急劇上升,並能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一般來說,健康成年人只要密切注意和控制通過肉類和乳製品等其他途徑攝入的膽固醇數量,每天吃1個雞蛋為宜,且儘量不吃蛋黃,因為一個蛋黃就包含了健康成年人每天應當攝取的膽固醇數量的三分之二。

 

 

吃雞蛋的好處

1.減肥

早餐吃雞蛋不但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入,還能有效的控制體重的飆升。

 

 

2.提高記憶力

雞蛋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雞蛋中豐富的膽鹼是合成大腦神經遞質——乙酰膽鹼的必要物質,同時也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有助於提高記憶力,使注意力更集中。

 

 

3.保護視力

雞蛋中的蛋黃中的兩種抗氧化物質——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能保護眼睛不受紫外線傷害。

 

 

4.補充優質蛋白質

雞蛋的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與粥和面包等食物相比,雞蛋中蛋白質的氨基酸構成更好,其必需氨基酸組成與人體基本相似,生物學價值也是所有食品中的佼佼者。

 

 

 

雞蛋怎麼吃才健康

有益心臟排行榜

第一名:帶殼水煮蛋,不加一滴油、烹調溫度不高、蛋黃中的膽固醇也沒接觸氧氣(膽固醇一旦被氧化,就會成為最嚴重的心血管健康威脅之一),因此是對心臟最有益的吃法。

第二名:水煮荷包蛋

第三名:蛋花湯和蒸蛋

第四名:煎荷包蛋

第五名:攤雞蛋。指用少量的油,小火煎成的蛋餅,因此蛋黃中的膽固醇氧化不多。

第六名:炒雞蛋。雞蛋打散後再炒,蛋黃中的膽固醇和空氣接觸較充分,氧化較多。雞蛋比較吸油,用油量也較大。

 

 

維生素保存排行榜

第一名:帶殼水煮蛋。加熱溫度低,營養全面保留。

第二名:蒸蛋。加熱溫度較低,核黃素、葉黃素等水溶性維生素損失少。

第三名:水煮荷包蛋。加熱溫度較低,水溶性維生素有少許損失。

第四名:煎荷包蛋。加熱溫度高,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都有損失。

第五名:攤雞蛋。加熱溫度高,所有維生素都有損失。

第六名:炒雞蛋。加熱溫度高,維生素損失較多。

 

 

蛋白質最好消化排行榜

第一名:帶殼水煮蛋。有研究顯示,水煮蛋的蛋白質消化率高達99.7%,幾乎能全部被人體吸收利用。

第二名:煎荷包蛋和攤雞蛋。這兩種做法的蛋白質消化率為98%。

第三名:炒雞蛋。蛋白質消化率為97%。

第四名:蒸雞蛋。蛋白質消化率92.5%

第五名:生雞蛋。蛋白質消化率僅為30%—5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60歲的陳先生,年輕時就有背痛、腰痛、脖子疼痛的困擾,他以為只是身體扭到、拉傷,自行購買坊間中草藥「黑藥丸」服用;但止痛效果僅維持半年,疼痛蔓延到全身脊椎,想要上大號都痛到無法蹲下。 打止痛針 仍無法緩解疼痛 陳先生說,為了找出筋骨、關節劇痛的原因,跑遍全台醫院的骨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武術選手不小心受傷,左膝內側副韌帶撕裂成三分之一,連走路都有困難,經過西醫診斷,需要開刀、休養一年以上。這名武術選手後來尋求中醫治療,在中醫針灸、用藥、拔罐、放血等多管齊下的治療下,花了約一個半月,他韌帶終於復原,行動也恢復正常。 運動醫學領域 中醫提供很大幫助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二尖瓣脫垂」和「青光眼」是兩個不同部位的病症和疾病,但兩者有密切關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科江碩儒醫師表示,根據研究數據可知,心臟病人要追蹤眼壓預防青光眼,這項研究已刊登在英國權威醫療期刊《Heart》(心臟醫學期刊)。 胸痛是二尖瓣脫垂最常見的症狀 ...

閱讀詳情 »

▲洗澡總是會搓出一堆泥(source:今日頭條,下同)   據今日頭條報導,洗澡的時候只要你用力搓,總能搓出一些「泥」,哪怕你前一天剛剛洗過澡,今天照樣能搓出顏色較淡的「泥」,這是為什麼呢?這「泥」到底從哪來?是什麼?   ▼泥不分膚色 這「泥」的主要成分是皮屑、油脂、汗、灰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