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臉色發黃、變暗,原來是這裡出問題?你不可忽視的身體求救訊號~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臉色發黃 變暗,原來是這裡出問題?你不可忽視的身體求救訊號~

每當身體不舒服時,總會發出各項警訊來求救,不管是疼痛、疲倦、沒精神等等。其實除了這些感覺之外,皮膚的不適狀況,更是體內所發送的具體求救訊號,絕對不可輕忽。

最常見的皮膚症狀,莫過於過敏的反應。引起過敏的原因很多,由於環境、飲食或天氣,出現了皮膚紅腫、搔癢、乾澀,都是常見的症狀。如果知道個人對哪些食物或是某些時段或環境會出現過敏狀況,應盡量避免接觸,以免造成更嚴重的不適。

 

肝腎不好:皮膚偏黃

臉色發黃 變暗,原來是這裡出問題?你不可忽視的身體求救訊號~

雖然東方人本來就是黃皮膚,但如果某段時間突然出現了不正常的黃,就要特別注意了。葉育文醫師指出,通常肝功能不佳的人,面部的顏色會偏黃,這是因為膽色素沉澱的關係;此外,也有可能是腎臟排毒、解毒的功能變差,進而反應在膚色上。不過,有時候也有可能是吃了太多的木瓜、胡蘿蔔或芒果等,產生色素的沉澱,這時就不需要太擔心。

 

洗腎病患:膚色變暗

葉育文醫師說明,透析患者皮膚會變暗,主要是因為尿色素與胡蘿蔔素滯留所導致。而皮膚乾癢,也是另一個常見的症狀,研究發現有六成到八成的洗腎者都有曾有皮膚搔癢的症狀出現,通常發生於透析剛做完,或是長期臥床不活動,症狀會更加明顯。

 

糖尿病足潰瘍

臉色發黃 變暗,原來是這裡出問題?你不可忽視的身體求救訊號~

最後,葉育文醫師提醒,糖尿病人常見的足部潰瘍,因血糖控制不當常使小傷口變為慢性的感染,若沒做好傷口的照護,甚至有可能進展到截肢。故糖尿病患者,平常就應該要小心不要讓自己受傷、避免赤腳走動,每日檢查皮膚,當皮膚上有小傷口時,也要盡速就醫,確保傷口不會擴大。

 

【延伸閱讀】

蘿蔔好毒?教授分享:清洗小撇步

米酒沒有米?秋冬進補,小心假酒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如果沒有愛心捐血人的熱血,我無法活到現在。」 海洋性貧血患者張小姐在102年捐血月記者會上感慨的說出自己的心聲。她從出生三個月開始,她就開始與血袋為伍。這生命的袋子,裝著愛心捐血人的熱血,讓她的生命得以延續;也是她寶貴生命的泉源。   她說,以前台灣捐供血制度尚未建全的時候,必須向「血牛...

閱讀詳情 »

下背痛bye bye小毛病大問題 下背痛的平日保健 資料來源:中央健康保險局雙月刊第101期 諮詢/署立雙和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疼痛治療中心主任 饒紀倫撰文/陳佳佳生活、工作經常久坐不動、或是常得長時間提重物、騎單車時手把太低,小心,下背痛會找上門來!腰酸背痛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醫師表示,姿勢不良是...

閱讀詳情 »

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第一名顯示出國人飲食相當不健康,而腸道內的好菌並不會自己產生,專家就指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喝優酪乳,不過選擇優酪乳除了要有國家認證的健康食品外,營養師也指出可以選擇雷特氏B菌及亞斯菲德菌這些好菌,不過國人最常購買的優酪乳品牌究竟為何?及是否會注意有國家認證標誌?Pollster波仕特...

閱讀詳情 »

出處/天下雜誌作者/謝明玲圖片/鄭佳玲「脂肪瘤」不是胖子的專利,和飲食也沒有直接關係。長脂肪瘤不用怕,要小心的,是外觀相似、卻是惡性的「脂肪肉瘤」。 去年開始,王小姐開始感到左耳上兩、三公分的地方,出現軟軟、凸凸的腫塊。 按起來也不痛,但側身睡覺時總會壓到;她還擔心,是不是腦子裡長了什麼壞東西。 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