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膽固醇飆破20倍!都是這些問題惹的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膽固醇飆破20倍!都是這些問題惹的禍...

一位46歲女性因腹痛難耐反覆到急診就醫,血液檢查發現三酸甘油脂高達正常值的20倍,原來這名患者罹患家族性高血脂症,因血脂代謝引發急性胰臟炎,患者說發作當下甚至感到比生小孩還痛,且當下甚麼都不能做,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醫師採取血漿置換術,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油炸、高澱粉食物、糖都是導致疾病的主因

三酸甘油酯除了是人體內的一種脂肪,也存在許多食物中,如油炸類食物、高澱粉類食物如米飯、麵包、麵食等,酒也會會催化三酸甘油脂變成脂肪儲存於體內,作為備份能量,當運動不足時會成為皮下脂肪,導致肥胖、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另外,容易被忽視的糖也是導致疾病的主因,過於精緻的甜點、甜膩的水果等,血糖突然升高,來不及分解就有可轉換為三酸甘油脂。

一般而言三酸甘油脂小於200mg/dl為正常,200-400mg/dl則為輕度偏高,400-1000mg/dl為偏高,而1000mg/dl以上則為極度偏高。當超過500mg/dl,就會引發胰臟炎,此時會先給予藥物控制,禁食,若無明顯改善會採取血漿置換術。

腹痛、噁心、嘔吐,常被誤以為是胃痛

胰臟是消化器官,主要分解蛋白質、脂肪及醣類,當三酸甘油脂過高會使血液濃稠,胰臟所分泌的消化液,不容易流到小腸內,而逆流造成胰臟發炎,而胰臟若受損不會自行修復,會造成永久性傷害,受損時會出現腹痛、噁心、嘔吐,常被誤以為是胃痛而延誤治療。

要降低三酸甘油脂、維持身體正常機能,除了藥物治療,對患者來說,調整飲食、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才是降低三酸甘油脂濃度、維持心血管健康重要關鍵。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冬天一到,最惱人的莫過於不管擦乳液、保養品都無法改善的「乾癢」問題。有時候症狀一發作,真想痛快的抓一抓,卻又擔心這一抓,反而留下疤痕或是更難痊癒,到底要如何消除這種刺痛、腫脹的感覺? 自然老化:皮脂腺萎縮 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皮膚科主任葉育文解釋,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皮脂腺的功能會漸漸退化,當皮脂的...

閱讀詳情 »

「以形補形」是中醫獨有的概念,最常聽聞的就是「核桃補腦」,由於核桃形狀與腦部相當雷同,因而有多吃核桃會變聰明、預防失智症等傳聞,而番薯、芹菜、葡萄也有此說,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是否真是如此呢? 食補1:核桃補腦 臺安醫院營養師曾祺營養師表示,核桃含有維生素B、E,前者與體內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息...

閱讀詳情 »

常常蹲下後站起會感到眼前一片漆黑,或是隨便走幾步路就氣喘如牛、眼冒金星,種種現象,似乎都和「貧血」有關,不過,可別以為這是女性才會發生的專屬疾病。 3種常見的狀況 針對年長者的貧血原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葉士芃,提出了3種常見的因素,當以下狀況發生時,必需謹慎評估,安排進一步的檢查...

閱讀詳情 »

季節轉換之時,頭皮總會癢得不得了,撥動髮絲時還會「雪花紛飛」掉下一片片又黃又油的屑屑,這時進一步按壓頭皮,還會有硬塊般的觸感,甚至有如傷口般的疼痛,這是發炎,還是頭皮長了痘痘呢?其實,這正是所謂的脂漏性皮膚炎。 好發於兩大族群 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皮膚科主任葉育文表示,脂漏性皮膚炎是濕疹的一種,形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