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膝蓋痛真的有救了!這個方法學起來你就不會再痛了!

粗鹽熱敷治好了我的膝蓋骨痛

膝蓋痛真的有救了!這個方法學起來你就不會再痛了!

 

我在三、四十歲時,膝蓋骨痛得很厲害,上幾級台階都要扶牆而行,醫生診斷為膝蓋骨變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質增生。

 

醫生還說沒有什麼特效藥,這是人開始老化的常有病,給我開了些風濕止痛藥。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空腹服了這種藥,結果胃痛大發作,又痛又吐,上醫院打了二瓶吊針才好,原來這種藥空腹不能服。後來,還聽說這種藥吃多了對腦子有影響。一氣之下,我把這些藥全丟了。

 

膝蓋骨還是痛,塗了好多止痛藥和什麼藥酒之類東西也不行,開始硬撐著,後來硬​​撐也不行(因為那時沒退休,每天都要上班)。下班回來,我抱著腳在床上哭。

 

一天,一位大姐告訴我一個單方,要我把粗鹽炒熱,用布袋裝著熱敷,說可能有好處。

 

膝蓋痛真的有救了!這個方法學起來你就不會再痛了!

 

老公費了很大勁,才從一個小縣城買回了幾斤粗鹽。

 

我把一條舊棉毛衫褲剪掉一個褲腳,一頭扎一個死結,一頭留活結,做成一個布袋子。把一斤多粗鹽炒得很熱,裝到袋子三分之二的地方,然後把袋口紮緊。

 

我坐在床上,把腿伸直,把袋子放到膝蓋上,立刻熱乎乎的,好舒服呀!

 

因為袋子​​只裝三分之二,所以翻動起來也很隨意,太熱了就翻一翻。

鹽可以反复炒,一直到黑為止,然後再換新的鹽。

 

我很高興,還把鹽送給與我有同樣病的朋友。

粗鹽一下子就用完了,我又不想再麻煩老公,就用等量的大米和鹽混合炒,還加點生薑和蔥頭(生薑切成片,蔥頭連須一起)。

 

我知道,鹽有消炎的作用,米是良性的,有益五臟,在這裡與鹽一起用,還起到一個疏鬆細鹽的作用(否則細鹽會結板)。

 

而薑和蔥頭則能驅風散寒。

膝蓋痛真的有救了!這個方法學起來你就不會再痛了!

 

這四樣東西一起炒熱就會有消炎活血去風濕,作用更好。

 

這樣,我在熱敷時,連房間裡都充滿了香味。

膝蓋痛真的有救了!這個方法學起來你就不會再痛了!

 

我每天熱敷一次,覺得很舒服時也會熱敷二次。

 

大約只一周時間,我的膝蓋骨就一點都不痛了。 

 

為了徹底根治這個病,在不痛的時候,我每天堅持做自編的膝蓋操:

 

雙手摀住膝蓋,順時針轉三十六圈,反時針轉三十六圈,從前面分開往後面合起來做三十六圈,再反過來從後面分開往前面合起來做三十六圈,最後再拍三十六下。

 

這個操我堅持做了很長一段時間(大約有二、三年之久)。

後來膝蓋骨一點都不痛了。一直到現在都很好。 

我的腰椎盤穾出病發作,也是用這種方法,米和鹽混合炒熱,熱敷。

長期睡比較硬的床墊,在腰不痛的時候常活動活動腰,左扭扭,右扭扭。但每邊次數都一樣,所以到現在我的腰也很少痛。

 

延伸閱讀:

準備五六斤粗鹽(俗稱大粒鹽),一大塊姜(薑的用量依人而異,風濕的,能忍受的,可以用一斤,最少2兩),一棵大蔥白,一個裝鹽的布袋子(毛巾做的也行,透氣要好)。

 

把薑和蔥切片,鹽可以重複用,姜可以反復用兩次,蔥用後棄之,下次再用新的。

 

鹽,可用鍋炒至啪啪響,大約耗時10分鐘,倒在薑蔥片上,然後揀出薑蔥片,將鹽裝入布袋,即可熱敷。

 

如果家裡有微波爐,則省事​​得多,溫度低檔5分鐘即可,可隨時加熱,那薑蔥片就直接與鹽一起裝入袋中再放微波爐加熱,取出後熱敷。

 

這裡要注意的是,為避免燙傷,在布袋上多放幾層毛巾、小墊子等,然後隨著溫度的下降一層層往下撤,如果感覺不夠熱,可讓家人幫助再次加熱。如果你採用仰臥姿勢自己操作,鹽袋下面要墊一層塑料,以免弄濕被褥。

 

還有,熱敷部位的順序,一定是從小腿開始(此處可以直接把小腿擔在鹽袋上),然後一點點往上移動,尤其是後背的各穴位,不能落下,直至大椎,別忘了,最後再轉到正面小腹處熱敷,這樣,全身的經絡基本上就都打通了,病痛也就離你而去了。

 

這種療法,即使是正常人,也應該作為保健,經常使用,尤其是冬季,更需要熱敷。

 

(內容來源:網絡

相關推薦

  一、 1、早喝鹽水如參湯,晚喝鹽水如砒霜。2、一日兩蘋果,毛病繞道過 3、一日一棗,長生不老 4、核桃山中寶,補腎又健腦 5、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養生不健康二、 1、胡蘿蔔,小人參;經常吃,長精神 2、西紅柿,營養好,貌美年輕疾病少 3、小小黃瓜是個寶,減肥美容少不了 4、多吃芹菜不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踏入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但夫妻之間,難免會有意見不同、爭執等情況發生。那麼當發生衝突時該怎麼辦呢?敏盛醫院婦產科醫師陳保仁表示,雖說夫妻床頭吵床尾和,但在過程中,往往會變成爭論誰先引起爭端,或是誰比較「錯」,而搞得不可收拾。因此個人傳授夫妻面臨衝突的五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姿儀報導)近來,台灣社會發生許多令人遺憾的創傷事件,因而也會感同深受的對情緒產生影響。新莊仁濟醫院楊靖芸心理師表示,在創傷事件發生的1個月內出現的身心症狀,稱為急性壓力反應,通常症狀在1至2週內會逐漸減緩,若是症狀持續出現,可尋求心理衛生人員或醫師協助。每當社會發生重大創傷事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9歲的婦人,7年前罹患右側乳房乳癌,但由於害怕治療產生副作用,因此並未接受治療;但2年多後,腫瘤持續變大,並出現潰爛傷口,才進一步就醫治療。病患罹病期間,曾反覆中斷治療,最後在討價還價式勸說下,持續口服抗癌藥物至今,所幸病灶未再擴大。收治這名婦人的奇美醫學中心血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