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癌標靶治療訣竅 多點基因檢測延存活

腸癌標靶治療訣竅 多點基因檢測延存活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傳出多位名人罹患直腸癌的消息,大腸癌的高發生率,必須受到更多的重視。新店耕莘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歐偉仁表示,大腸癌症狀多元,除常見的消化不良、腹瀉、便祕之外,也常有大便帶血、大便解不乾淨、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早期大腸癌以手術切除為主,再依病情決定術後是否需要輔助性治療,早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約60~80%;而轉移性大腸癌通常無法單純以手術根除,必須配合全身性化學治療為主,五年存活率下降到10%左右,因此必須及早發現以避免惡化。

歐偉仁說,一旦大腸癌的癌細胞轉移至其他器官時,治療大多會搭配標靶藥物,而選擇會影響到病患的存活時間。標靶治療屬於個人化醫療的一環,主要針對癌細胞的生長接受器,阻斷訊號傳遞,抑制癌細胞生長轉移;化學治療則是針對細胞分裂過程中的基因複製進行阻斷干擾,使正常細胞與癌細胞死亡,這是兩者最主要的不同。目前國內轉移性大腸癌的標靶藥物已有健保給付,歐偉仁醫師表示,以患者的基因檢測結果來選擇標靶藥物,是較佳的治療方式。

2014年8月國際著名期刊刺胳針(Lancet Oncology)所發表的研究指出,轉移性大腸癌病患若基因檢測確定為野生型,則第一線治療使用特定標靶藥物,其中位存活期可達近 29 個月;若改採「多點基因檢測」,將檢測位置增加到六個常見位置,而都沒有發生突變的話,則病患在使用特定標靶治療的中位存活期可達到 33 個月左右,4個月的差距在臨床上還是有統計意義的。因此根據基因檢測結果來用藥的個人化醫療是大腸癌的治療趨勢。

歐偉仁強調,過去研究顯示大腸直腸癌患者當中有家族病史的不超過兩成,主要成因還是年齡與飲食生活習慣所致,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乃是良策。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動物性脂肪攝取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糞便篩檢,遇有異常之檢驗報告,切不可諱疾忌醫,白白耽誤診治良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814

相關推薦

勇敢的比莉以為自己只是單純胃痛,沒想到竟是罕見的小腸癌,動完小腸癌手術,醫生卻告知─淋巴也有腫瘤?!“本以為動完這次的手術就沒事,沒想到世界整個改變了……”先後面對離婚、積蓄被好友騙光、罹患癌症等困境......聽起來像是電視劇裡才有的情節,卻在現...

閱讀詳情 »

消暑、解熱、排毒、去疲勞!!日前Twins成員阿嬌po了一張背後滿是痧的照片,讓粉絲驚呼要多多保重,到底刮痧是什麼呢?該怎麼刮呢?又有什麼人不能刮呢?小編統整了網路資料,不看你真的會後悔!! pic 1 2 3 刮痧原理 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

閱讀詳情 »

他都靠這個養生,接近百歲依然身體硬朗,健步如飛!!每天只要花一點時間,讓你越來越健康!! pic 1 2 《甩手功》這套功法極期簡單,就是雙腿微屈站立,目微閉,雙手展開,稍用力將兩臂前後甩動,每天堅持半個小時以上(當然時間越長越好。)傳授這套甩手功法的本意是增強大家的氣血能量,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