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部核磁共振檢查 緝捕腦內未爆彈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中風類型中,顱內動脈瘤破裂引發的出血,致死率高達7成,但患者在未爆之前,往往沒有任何徵兆。根據統計,顱內動脈瘤破裂好發於40歲以上人口,發生率約莫是5%,男女比例為3:2。醫師因此建議40歲以上中老年人,每年健檢的項目中,應包括腦部核磁共振。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部主治醫師陳春忠表示,顱內動脈瘤破裂時,會導致自發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SAH,造成患者猝死或喪失意識昏迷,威力形同炸彈在腦部引爆。遺憾的是,多數人終其一生不會有任何症狀,一旦破裂往往非死即殘,是非常可怕的健康殺手。

陳春忠指出,顱內動脈瘤來自先天或長期高血壓形成,至今難下定論。患者起初會有嚴重頭痛及頸部僵硬,繼而喪失意識、噁心嘔吐、局部神經學異常,有時也會出現眼瞼下垂、複視。

治療上,當動脈瘤破裂後,一般會以開刀或栓塞處理,盡快讓腦血流再度暢通。不過僥倖存活者往往得面對SAH難纏的併發症,包括再次出血、血管痙攣、水腦、癲癇、低血鈉等。

陳春忠說,腦部核磁共振是目前偵測腦部未爆彈最有效的方式,經過15分鐘的掃瞄,就能抓出9.7成以上的動脈瘤。然而,由於腦部核磁共振通常是自費健檢中的選項;因此,陳春忠提醒40歲以上中老年人,為避免「來的意外、走的突然」,還是為預防中風多花心力、定期接受腦部核磁共振檢查較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278

相關推薦

和誰聊天的時候,有發現對方的口氣實在不好聞的經驗嗎? 或者說不定也有人注意到你的口臭。口臭是長期性的,最重要的是平日上的保養。 所以,這次要從法國的健康資訊網『Santé Magazine』中,介紹10個口臭處理法給大家。   1:喝水 想要提高新陳代謝,就不能不經常喝水,...

閱讀詳情 »

過去,頸椎病是40歲之後人的專利,但現在20~30歲的頸椎病患者到處都是,甚至還有得頸椎病的小學生!原因很簡單:伏案久了,壓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麼調理,所以頸椎病提前光臨了。 陽氣不足,人就會未老先衰,這是當今生活中多數人面臨的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   當長期保持同一姿勢伏案工作或學習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脊髓損傷患者李蕙伊,在一次追撞車禍中,造成下半身癱瘓,但她未放棄人生,反而透過縫製襪子娃娃重拾信心,勇敢的面對生活。切膚之愛基金會與建國科技大學學生事務處、學生社團綠崗青年社會活動服務隊,共同辦理「青春無『礙』、愛在校園─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支持服務宣導活動」,特地請李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19歲的李同學,每次經期來時,都讓她感到頭痛及麻煩,因為她經血爆量,常常不到2個小時衛生棉就完全吸滿,但又不敢求助,只好一拖再拖,常常臉色蒼白、上課無法專心。有一次李同學在體育課時突然昏倒,轉送到醫院急診室,檢查後竟發現子宮長滿了肌瘤,手術後症狀雖有緩解,沒想到一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