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瘤分良惡 癲癇症狀最常見

腦瘤分良惡 癲癇症狀最常見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聽到腦袋中長了腫瘤,心中一定非常錯愕;不過,腦瘤其實也可區分為良性與惡性,而症狀也因為腫瘤生長位置而會有所不同,其中最常見的症狀則是會有癲癇。至於治療方式,就得依位置而決定,首要為手術切除,而惡性腦瘤目前則是已發展到免疫療法。

腦細胞不正常放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外科主任劉金亮表示,腦瘤發生的原因不明,推斷是與毒素造成有關,至於最常見的症狀則是癲癇,腦細胞會出現不正常放電,因此而會有抽筋的現象發生。

長在前額葉會有人格改變

腦瘤因為生長位置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症狀。劉金亮主任指出,腦瘤若是生長在前額葉,則是會有人格改變的症狀,長在顳葉,就會出現語言與運動功能受損,而若是在左右基底核部位,手腳運動會不協調。

長在小腦走路會不穩

長在小腦的腫瘤會有平衡協調障礙,走路就會不穩,由於腦幹有十二對神經,壓迫到相關部位,就會有不同的症狀,例如壓迫到第八對神經,就會出現聽力降低的症狀。

惡性腦瘤會侵犯正常細胞

惡性腦瘤則是有生長快,而且沒有界限的特性,劉金亮主任進一步指出,惡性腦瘤多長在硬腦膜下,主要是因為腦細胞出現變性,有不正常生長,經由電腦斷層可以發現惡性腦瘤會侵犯正常細胞,初步八成都可診斷出,而要更清晰則要以核磁共振檢查。

首先必須要手術切除

對於腦瘤的治療,劉金亮主任表示,首先必須要手術切除,但是也有不可手術的腦瘤,例如在腦幹的腦瘤,由於該部位血液豐富,手術有可能會大出血,其次則是採用化療和放療,而目前還有殺手細胞免疫療法;另外,也有不被傳統醫學接受的另類療法,或是採用中醫與針灸。

腦瘤「三合一療法」

劉金亮主任則是針對腦瘤研究出「三合一療法」;他說,三合一療法是以滅癌細胞植入術,以點滴打針方式,直接送到腦室中。而此方法又和免疫細胞療法不一樣,就有被宣判無法手術的腦瘤病人,以「三合一療法」治療,而且也有病人以此方式治療已存活達一年半之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3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項新的研究表示,有充足睡眠的人,可以保護自己免受心臟衰竭的威脅。研究人員發現,在40萬名成年人中,擁有良好睡眠習慣的人,在10年內發生心臟衰竭的可能性降低了42%,這個研究刊登在《循環雜誌》(Circulation)。 所謂良好睡眠習慣包括:每晚睡足7到8個小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1月是世界早產兒關懷月,居住在堪稱「醫療偏鄉」的台東、現年2歲半活潑可愛的宣汝,很難想像一出生就經歷一場生死交關戰役!因胎兒窘迫,緊急於30週提前剖腹,出生時體重如同大杯手搖飲,730公克的小小身軀幸得專業醫療團隊與北區支援醫師的細心照顧下,強韌生命力戰勝一切艱難。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55歲的男子第一次接受大腸鏡檢查,當腸鏡進入約二十公分的長度就受不了喊停,醫師也依檢查現狀告訴他未發現異常,不過也提醒他這樣長度的腸鏡只看到約三分之一的大腸情況,還有三分之二的腸段沒有檢查到,不能保證他的腸道完全沒有異狀。傳統大腸鏡檢查 不適感影響檢查意願澄清醫院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鴉片類藥物如嗎啡,是臨床上最常用於強效止痛的止痛藥,但卻常引發各種嚴重的副作用,長期使用還可能有成癮性的問題。對此,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翁紹華副研究員與葉修華副研究員團隊,開發出一系列更快及更強效止痛效果的化合物,同時兼具較少心肺功能抑制、腸胃功能抑制及依賴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